2015/10/14 — 17:27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pri.org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pri.org

 

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除了令氣溫上升之餘,也影響著海洋,使海洋食物鏈崩壞,人類將因此面臨極大危機。

 

一直以來,海洋學家都在研究氣候轉變對海洋生態有何影響,但每次只能根據一個生態、一個品種又或者一種外在影響而進行研究。澳洲阿德雷得大學的海洋學者就首次集合分析 632 個海洋研究,由珊瑚礁、海藻林 (kelp forest) 到各大洋的生態也一一囊括,並發現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正大幅度減少。

 

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CO2) 有 1/3 被海洋吸收,而對比工業革命前時代,海水經已升了 1°C ,而酸度則上升 30% 。這份最新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的報告就指,「相當有限 (limited scope) 」的物種能對抗海水暖化以及酸化的情況,亦只有極小數品種可適應得到這個趨勢。

當 CO2 被海水吸收,海水的酸鹼值就會下跌,令珊瑚以及其他有殻生物如蠔、青口等難以生存,除此之外,水溫的改變也會影響魚類的行為。雖然,水溫上升會刺激到食物鏈中最低層的浮游生物增加,但即使如此,未不等於食物鏈上層能受惠。

 

草 食性的生物如蝦、小魚與海螺等因禍得福,有更多食物,可是這只增加其生陳代謝,而非生長率。正因如此,草食生物的數目下跌,影響更大型的肉食生物,層層遞 進之下,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就大幅度減少。再加上低氧情況、其他外來刺激如濫捕、直接的海水污染,都會增加物種壓力,致令牠們更難適應氣候轉變,尤其珊瑚 礁。

 

自 2014 年來,強勁的水底熱浪,已造成各大洋的珊瑚大量死亡。據估計,年底前全球會有 38% 珊瑚受熱量影響,更有 5% 會因此死亡。

 

健康的珊瑚會 有各種艷麗的顏色,這些顏色是來自共生的海藻顏色加上珊瑚本身的色素所形成的。當海底環境變壞,例如水溫太高、水變混濁或光線不足時,會造成共生海藻死亡 或離開,失去了共生藻的珊瑚也會因此失去漂亮的顏色,只剩下灰白的珊瑚蟲,奄奄一息地附著在骨骼上,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珊瑚白化 (coral bleaching) 。白化只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如果環境變好,共生藻會再回來,珊瑚會回復原來的生機;如果環境繼續惡化,珊瑚就會死亡並剩下白色的碳 酸鈣骨骼。

 

雖然珊瑚的質量只佔海床的 1% ,但卻孕育出全球 25% 的海洋品種;澳洲的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是 全球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在過去 30 年經已失去一半珊瑚,假如我們無法減排溫室氣體,於 2100 年前幾近肯定會完全消失,對澳洲的沿岸生態有嚴重影響。海產漁獲會是對人類最直接的打擊,但不止於此,這更意味著漁民的收入以至藥物來源也會減少。而珊瑚 礁有效在颶風侵襲時保護海岸線,牠們消失的話將會加劇海岸侵蝕。

 

負責研究的 Ivan Nagelkerken 指,現時已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包括原活躍於赤道的生物進佔較低緯度的東南澳,我們必須減排以及減少其他外來刺激才能給予海洋生物空間去應對情況。

 

來源:
The Guardian, Marine food chains at risk of collapse, extensive study of world's oceans finds, 13 October 2015
Science Daily, Global marine analysis suggests food chain collapse, 12 October 2015

報告:
Nagelkerken, I. & Connell, S.D. (2015). Global alteration of ocean ecosystem functioning due to increasing human CO2 emissions. PNAS,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on October 12, 2015. DOI: 10.1073/pnas.1510856112

文/a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