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技術人員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篩選實驗區採集即將轉入鹽度試驗田內種植的秧苗。 (新華社)

江蘇青口鹽場大新農場復墾鹽田進行海水稻插秧。(新華社)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培育出特殊水稻。(CFP)

大陸農業科技持續獲得成果,在沙漠和淡化海水裡成功種植「抗旱」水稻,並且擴展到中東。如今,努力有了結果,中東的浩瀚沙漠裡出現水稻田,此項突破可望解決世界食品短缺問題,引發外媒關注。
 
 
由於水稻生長通常要靠土壤和淡水而非沙漠和海水,在中東種植水稻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這裡日間氣溫有時高達50攝氏度,還經常發生沙塵暴。但中國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科學家培育出每公頃產量超過7.5噸的耐鹽鹼水稻(俗稱「海水稻」),並於今年1月開始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種植。

於中東、北非闢人造綠洲
據陸媒報導,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9日稱,中方進行耐鹽鹼水稻培育的研發中心官員杜德樂表示,結果令人非常滿意,「我們確定了在沙漠裡能種植水稻。在對結果進行分析和目睹產量有多少後,我們非常高興。」今年計畫將再種植100公頃的實驗田,然後再制定更宏大的計畫,用稻田覆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0%以上的面積。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說,該機構正考慮與越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簽訂海水稻種植協議,並將在中東和北非打造「人造綠洲」。

陸媒表示,這將造福整個阿拉伯世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狀況,解決貧困和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飢餓問題。耐鹽鹼水稻被認為能解決世界上最貧瘠土地上的食品短缺問題。

中國最初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探索培育水稻新途徑的。自1986年於廣東沿海的沼澤發現一種野生稻,終於在種植海水稻方面大步前進。幾十年來,科學家不斷地用這種水稻與人工培育的品種雜交,但是直到去年才確信培育出來的品種有商業可行性。
近年來,對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變化的擔憂,中國不斷推動著這個領域的研究,新生的創業者們也著眼於氣候變化挑戰帶來的潛在機會。作為世界最大的水稻種植國,中國不再擔心短缺問題,預計未來能保持自給自足。

水稻外交串聯一帶一路
報導稱,中國最近一直在密切關注從友好的發展中國家進口糧食的戰略益處。發展中國家有巨大動力支持中國新實施的「水稻外交」。同時,很多在雜交水稻方面得到中國支持的國家也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交好對象,預期將為非洲和東南亞某些最貧困的地區帶來財富。

除了中東沙漠裡的水稻田,縱觀東南亞,不少港口城市、貿易樞紐都能感受到中國的影響力。

英媒稱,斯里蘭卡是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近年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投資讓斯里蘭卡偏僻漁村變身集裝箱港,並建設了斯里蘭卡的港口、公路、電廠、交通等多個項目,引發地區間普遍關注。

小 靈 通海水稻
耐鹽鹼水稻的俗稱,是在海邊灘塗等鹽鹼地生長的特殊水稻。傳統水稻在較高鹽鹼濃度的水田裡無法正常生長結實,而耐鹽鹼水稻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大陸研究單位在6%O鹽度的鹹水灌溉條件下種植海水稻,已能正常生長結實。目前在新疆的乾旱半乾旱鹽鹼地、東北的蘇打凍土鹽鹼地、環渤海鹽鹼地、濱海小流域鹽鹼地、東南沿海新生鹽鹼地以及次生鹽鹼和退化耕地展開試種試驗。(王曉鈴)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