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前中國航空隊史略( 上)
<軍事歷史研究> 2003 年第3 期
奚紀榮 武吉雲
摘 要: 第一次世界大戰飛機運用於戰爭, 並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和威懾力, 引起了世界各國軍事家的極大關注。伴隨世界航空業的發展以及國內軍事鬥爭的需要, 中國的航空隊也從無到有, 開始走上歷史的舞臺。本文通過豐富詳實的史料, 展示了抗戰前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航空隊、北洋軍閥航空隊和國民黨新軍閥航空隊興衰演變的曲折過程。
關鍵字: 抗日戰爭前; 中國航空隊; 興衰演變
中圖分類號: E239. 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3451( 2003) 03- 0108- 15
戰爭的需要是近代中國航空事業興起的主要動力。飛機運用於戰爭, 中國人在辛亥革命中已付諸行動。1911 年11 月, 廣東革命軍政府成立, 馮如和他的助手接受革命軍政府的任命後, 迅速組成了飛機隊。他把閒置了長達近一年的飛機拆卸開, 並進行全面檢修, 準備隨同廣東北伐軍北上作戰。不久,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倒臺, 飛機北上的計畫便未能實施。1912 年8 月25 日, 馮如犧牲,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航空隊, 便自行解散。
辛亥革命爆發後, 中國同盟會美洲總部決定籌建華僑革命飛機團。革命飛機團接受了23 人為團員, 其中有著名的飛行家譚根。華僑革命飛機團立即募集了大宗款項, 購買寇蒂斯( Cartiss) 飛機6 架, 1912 年1 月, 飛機全部運回國內。2 月初, 飛機在南京裝配完畢, 準備先在南京試飛, 然後到上海進行投彈訓練。由於試飛未能取得成功等種種原因, 華僑飛機團未能用於實戰, 但對清王朝的威懾很大。以後, 袁世凱很快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華僑飛機團不得不在上海解散。
1911 年10 月, 武昌起義爆發, 黎元洪被推舉為革命軍鄂軍都督。為了增強革命軍實力, 黎元洪決定成立航空隊。他委託駐上海一英商行代購2 架飛機, 又命令湖北製造局製造炸彈。以後, 由於飛機運抵武昌時已損壞, 航空隊沒有修理人員和飛行員, 兩架飛機最終未能發揮作用。
1912 年2 月, 我國早期飛行家厲汝燕回到上海, 擔任滬軍都督府航空隊隊長。航空隊共有2 架飛機, 均由厲汝燕在奧地利精心選購的先進飛機。滬軍都督府航空隊, 進行一系列的作戰準備工作, 但由於孫中山很快被解除了臨時大總統職務, 滬軍都督府航空隊改組併入了陸軍第三師建制。
以上這些革命航空隊伍, 儘管飛機數量少, 武器裝備簡陋, 都沒有參加作戰。但壯大了辛亥革命的聲勢, 在加速清王朝瓦解, 迫使宣統皇帝退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飛機用於戰爭, 引起各國軍事家們的極大關注。中國辛亥革命後隨著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 以及戰爭的需要, 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航空隊和新老軍閥航空隊先後崛起。
一、資產階級航空隊興起與演變
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他對政治、經濟、軍事都有深刻的研究。關於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 他早有許多重要論述。1910 年3 月, 孫中山在致同盟會李奇庵的信中說:"飛船( 即飛機) 練習一事, 為吾党人才中不可缺, 其為用自有不可予計之處。"1911 年9 月14 日, 他在致肖衛漢的信中說:"飛機一物, 自是大有利於行軍。"同年又致函海外同志, 促進成立飛機隊, 以為革命起事之用。並在海外積極籌集資金, 招募和培養航空人才, 為創建中國資產階級航空隊而不遺餘力。孫中山領導的" 二次革命"失敗後, 他轉往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 並於1915 年4 月在日本滋賀縣近江八日市建立中華革命黨飛行學校, 培養飛行人才, 準備再次發動討袁戰爭。
1915 年12 月12 日, 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 激起全國強烈反對。原雲南都督蔡鍔和國民黨人李烈鈞等人, 聯合雲南督軍唐繼堯首先通電反袁, 並宣告雲南獨立, 成立護國軍, 出兵四川、廣東、廣西發動護國倒袁戰爭。孫中山認為, 雲南舉兵討袁, 對袁以沉重打擊。為了加大對袁的軍事打擊, 推翻袁世凱的統治, 1916 年5 月4 日, 孫中山任命居正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 于山東濰縣舉兵兩師一旅準備討伐袁世凱。同時, 將在日滋賀縣近江八日市的中華革命黨飛行學校的人員和飛機調回中國濰縣, 組成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華僑義勇團飛機隊。
飛機隊由胡漢賢兼管理主任, 劉季謀任助理兼翻譯, 李赦任總務, 馬少漢任軍需,馬棟廷任會計兼出納, 馬俊超任副官, 梁煥庭任機械員, 韓鯤任書記兼飛行記錄員, 30多名學員編為飛行員。飛機隊分為3 隊, 第一隊由胡漢賢率領, 配備美國" JN - 4"型飛機1 架, 飛行員10 人, 機械員2 人; 第二隊由劉季謀率領, 配備" JN - 5"型飛機1架, 飛行人員10 人, 機械員2 人; 第三隊由李郝率領, 配備英國" 剪風號"飛機1 架, 飛行員10 人, 機械員2 人。日本友人阪本壽一、立花了觀、吉田安仁等飛行教官, 還有日本機械人員6 名, 隨中華革命黨東北軍華僑義勇團飛機隊同往中國濰縣, 一面訓練, 一面參戰。
7 月2 日, 飛機和全體人員87 人, 其中日本友人9 人安全抵達青島。從青島乘火車到達濰縣, 立即在濰縣郊外開闢跑道和機庫, 組裝調試飛機, 進行飛行訓練。8月, 航空隊開始對北洋軍實施威嚇飛行, 主要進行低空飛行, 對敵撒發傳單。次起飛, 可以撒發一萬餘張傳單。傳單印的是" 北洋軍快投降吧, 否則革命軍航空隊要投炸彈了"。就此, 使得敵軍萬分恐懼。
飛機隊雖然有幾十名飛行學員, 但真正能駕駛飛機, 實施作戰飛行的只有阪本一人。有一次, 阪本在偵察飛行中, 發現北洋軍的一隊騎兵, 立即俯衝下去以百米的高度進行低空威嚇飛行, 敵騎兵嚇得不知所措, 紛紛落馬, 抱頭逃散在高粱地裡, 馬匹則奔散於四面八方。不久, 航空隊對駐紮在濰縣的北洋軍實施轟炸飛行。由於當時沒有專用的航空炸彈, 只好運用裝香煙用的空鐵罐, 裝入炸藥和導火索, 製成一個一個土炸彈, 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航空炸彈。飛行員投擲這種航空炸彈時, 一手握駕駛杆, 另一手點燃導火索, 把炸彈一個個投向敵軍陣地。這種原始的航空炸彈殺傷力雖然有限, 但能對敵軍造成極大的心理恐懼。因此, 革命軍進行了四、五次轟炸後, 北洋軍即派出談判代表, 要求革命軍飛機隊停止轟炸, 並向革命軍保證, 在短期內北洋軍全部撤出濰縣城, 為此革命軍士氣大振, 在這一地區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9 月21 日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與北洋軍在濰縣終於進行停戰談判的簽字儀式。當北洋軍代表曲同豐( 山東省長, 陸軍少將) 走到濰縣城門時, 阪本駕機出現天空, 從1000 米高度俯衝而下, 北洋軍官兵顯得十分緊張。在兩軍代表檢閱部隊時, 阪本又多次淩空俯衝而下, 大壯革命軍的軍威。
雙方達成協議後, 12 月14 日, 居正正式宣佈取消中華革命軍東北軍, 同時東北軍華僑義勇團飛機隊奉命解散。3 架飛機暫存青島, 後又運回日本[1]。
1917 年夏, 孫中山南下廣東, 成立了護法軍政府。孫中山命令剛從美國寇蒂斯飛行學校畢業的首屆學員張惠長、陳慶雲、譚南方、吳東華、葉少毅、陳乾、李光輝等人組成飛機隊, 由楊仙逸任隊長, 攜機參加護法戰爭。並指示先在廣州大沙頭開闢水陸機場, 進行飛行訓練, 擬支援軍政府的護法戰爭作準備。1918 年2 月, 孫中山依靠海外華僑的捐款, 派人設法又購買飛機2 架, 同時在護法軍政府內成立航空處, 以航空機械專家李一諤為處長, 張惠長為副處長, 統一領導護法軍的航空事業, 加強護法軍的飛機隊建設。6 月, 廣東護法軍討伐龍濟光。楊仙逸率領譚根、張惠長、陳慶雲, 把2 架飛機運至海南島, 以儋縣為基地, 協助護法軍陸軍部隊偵察敵情, 並對龍濟光部隊實施猛烈的轟炸。為護法軍最終打敗敵軍起到重要作用。
1919 年1 月, 孫中山為了增強援閩軍討伐盤踞在福建的北洋軍的力量, 命令楊仙逸任總指揮, 率飛機隊迅速入閩作戰。4 月19 日, 孫中山親自寫信給楊仙逸, 鼓勵他為空軍建設多作貢獻, 強調飛機隊在現代革命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孫中山在信中寫道:"藉悉足下已偕張君惠長由汕頭抵漳州矣, 翹首南天, 莫名馳系, 足下對飛機學問研究素深, 務望力展所長, 羽翼粵軍, 樹功前敵" [2]。楊仙逸閱信後受到鼓舞。援閩粵軍飛機隊當時只有4 架破舊飛機。楊仙逸立即報請孫中山後, 便遠渡重洋, 到美洲求得華僑捐款, 購買新機。他首先得到其父親楊著昆支持, 一次捐獻飛機5 架, 在楊仙逸父親的帶動下, 旅美華僑踴躍回應, 很快籌得大批資金, 陸續購得10 多架飛機,大大增強了援閩粵軍飛機隊的戰鬥力, 沉重地打擊了駐閩北洋軍的器張氣焰。
1920 年初, 孫中山命令在福建整訓的援閩粵軍回師廣東, 驅逐盤踞廣東的桂系軍閥莫榮新。援閩粵軍飛機隊出動飛機支援革命軍地面部隊作戰, 沿途轟炸據守淡水、平潭、馬鞍山、虎門等地的敵軍陣地, 支持地面部隊向廣州市莫榮新軍進攻。在此期間, 孫中山為進一步加強飛機隊的作戰能力, 又設法從澳門電燈廠老闆利古( 法國人) 處, 購得其準備辦理港澳間客貨運輸的" 寇蒂斯0飛機6 架, 還招募了利古的全體籌辦空運的人員, 包括維納和斯密斯兩名美國飛機師, 本國地勤人員楊標、餘炳揚、吳勢、蘇榮、吳駒等15 人, 也隨同飛機加入廣東革命軍飛機隊。飛機隊迅速在三灶島水面建立空軍基地, 一面訓練, 一面參戰。革命軍驅逐虎門敵軍後, 飛機隊在虎門水面建立第二個水上空軍基地, 把革命軍空軍的主要力量集中於此, 從事訓練和戰備工作。10 月中秋之夜孫中山命令飛機隊出動, 楊仙逸率兩名美國飛機師駕駛1 架大" 寇蒂斯"式飛機, 張惠長單獨駕駛1 架小" 寇狄斯"式飛機, 從虎門水面起飛, 突襲莫新榮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 3 枚炸彈投中設在廣州越秀山南麓的莫榮新督軍府, 把正在署內開軍事會議的莫榮新及其高級幕僚郭椿森、楊永泰、李根源等炸得驚恐萬分,四散逃跑, 極大動搖了莫軍的軍心。翌日, 岑春煊、陸榮廷、唐繼堯、林葆懌宣佈撤銷軍政府, 10 月26 日莫榮新被迫宣佈廣東自主, 倉惶逃離廣州。
1920 年11 月25 日, 孫中山偕唐紹儀、伍廷芳等人由上海回廣州重組廣東革命政府。孫中山為了加強空軍建設, 立即決定設立航空局, 地點位於廣州大沙頭, 以朱卓文為局長, 下轄副官和總務處, 編成兩個飛機隊, 可訓練和作戰的飛機5 架。張惠長擔任第一隊隊長, 配備美制" 寇蒂斯"式水上飛機3 架, 陳應權擔任第二隊隊長, 配備2 架陸用飛機。共有飛行員10 餘人。
1921 年4 月7 日, 國會非常會議和參眾兩院聯合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 並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10 月, 非常國會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北伐案, 11月在桂林設立大本營, 決定假道湖南, 攻打直系曹錕和吳佩孚軍閥部隊。但因湖南軍閥和廣東軍政府內務部長兼陸軍部長陳炯明勾結直系從中破壞, 1922 年5 月, 孫中山不得不在韶關設立大本營重新發佈北伐命令, 改道江西北伐。為了適應北伐作戰需要, 孫中山親自批准航空局向美國購買JN- 4 式飛機4 架, 並命令張惠長、陳慶雲率領飛行員蔡司渡、陳秀、張愛同、陸露司、胡漢賢、餘啟誠等, 駕機進駐韶關及贛南一帶, 對直系軍閥陳光遠部隊實施偵察和轟炸, 有力地配合李烈鈞、許崇智的北伐部隊的進攻, 連續攻戰信豐、南康、崇義、贛州、吉安等地。6 月, 北伐軍勢如破竹, 直逼南昌城下。正當北伐軍節節勝利之時, 6 月16 日, 陳炯明叛變, 炮轟總統府。孫中山從韶關前線回廣州, 指揮反擊叛軍。由於力量相差懸殊, 反擊失敗。北伐形勢逆轉, 北伐軍不得不於7 月下旬分幾路向江西、湖南邊境撤退, 隨同北伐軍作戰的飛機, 因汽油耗盡, 無法起飛轉移。為了使飛機不落到敵人手中, 將停在廣東省始興縣塘鋪機場的飛機焚毀。留在廣州的飛機被陳炯明強行接收, 絕大多數航空人員不願服從陳炯明, 都暫避香港、澳門。孫中山苦心經營的廣東軍政府航空隊暫時解體。
1922 年10 月, 北伐軍右翼總指揮許崇智率領粵軍東進攻克福州。孫中山把北伐軍改名為討賊軍, 原北伐軍右翼總指揮許崇智為" 東路討賊軍"總司令。航空局在福州恢復建制, 朱卓文任航空局長, 張惠長、陳慶雲一直跟隨孫中山身邊去上海, 名義上仍擔任第一、第二飛機隊隊長。就此, 分散在各地的航空人才紛紛向福州航空局集中。以馬江海軍的飛機和器材為基礎重新整頓恢復航空隊工作, 並積極準備回粵參戰, 討伐陳炯明。
1923 年初, 陳炯明迅速潰退至惠州, 2 月, 孫中山第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 重新成立大元師府, 再任陸海軍大元帥。3 月, 孫中山任命楊仙逸為航空局長, 黃光銳為第一飛機隊隊長, 林偉長為第二飛機隊隊長, 共有陸上飛機6 架, 水上飛機2 架, 飛行員10 餘人。4 月為了平定桂系軍閥沈鴻英對廣州的進攻, 孫中山親自督師抗擊, 並命令楊仙逸派航空隊配合討賊作戰。黃光銳、林偉長、黃秉衡等輪流駕機轟炸掃射叛軍,有力地打擊沈鴻英部的氣焰, 迅速迫使叛軍退回廣西, 穩定了廣東的政局。
1923 年8 月至11 月, 叛軍陳炯明多次對廣州軍政府發動圍攻, 孫中山都非常重視對航空隊的使用, 並適時指揮航空隊出擊, 為徹底摧毀陳炯明, 確保廣東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8 月, 陳炯明集中主力圍攻博羅、增城。孫中山親臨前線督戰, 命令海空軍集中淡水, 出海陸豐, 與陸軍協同作戰, 打擊潮汕叛軍。期間, 軍政府飛機隊在孫中山親自指揮下, 有時實施偵察和傳送命令等任務, 有時對叛軍進行猛烈轟炸。26日, 叛軍進攻博羅飛鵝嶺, 由於敵眾我寡, 叛軍佔領飛鵝嶺, 前方告急。孫中山急令飛機隊主力迅速出擊博羅, 實施猛烈轟炸, 敵軍潰退, 前方守軍穩住了陣地。為了乘勝前進, 隨後, 飛機隊又奉孫中山令, 向惠州敵巢穴轟炸。由於炸彈威力不夠, 加之惠州城池堅固, 對叛軍威脅不大。孫中山提出用水雷改裝大威力炸彈。9 月20 日, 楊仙逸奉命偕同海軍魚雷局局長謝鐵良、長洲要塞司令蘇松山、飛行員吳顧之、虎門要塞司令馬瑞麟和一些機械人員, 在東江白沙停泊的1 架水上飛機上研究改裝水雷。在改裝過程中, 魚雷突然爆炸, 楊仙逸和在場人員不幸殉難。
楊仙逸出生在廣東香山縣北台鄉, 是孫中山的同鄉。從小跟隨父親楊著昆旅居
檀香山。楊著昆是夏威夷華僑中的富商, 他與孫中山有著長期、深厚的交往, 是孫中山的親密朋友。楊老先生, 熱愛祖國, 熱愛鄉土, 支持孫中山的資產階級革命, 並鼎力資助。楊仙逸在父輩的教育和薰陶下, 改名仙逸以示敬佩孫中山的為人及其革命抱負。並響應孫中山的號召, 與許多華僑子弟學習航空, 立志" 航空救國"。經他努力考入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哈厘大學機械系學習機器製造, 後又轉入紐約州的迦彌斯大學, 專攻有關水陸飛機的結構、性能和駕駛等技術。他在國外的飛行考試中, 取得過萬國水陸飛機駕駛執照, 贏得了優秀飛行家的聲譽。
1917 年孫中山在廣東成立護法軍政府, 楊仙逸學成歸國, 追隨孫中山左右, 全心全意撲在革命航空隊的建設上。他飛行技術高超, 對飛機工程學、機械學、研製炸彈等素有研究, 是民國初年著名的航空人才。為資產階級航空隊發展和孫中山進行的護法戰爭、平定陳炯明叛軍等戰爭的勝利,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孫中山得知楊仙逸不幸遇難後, 深為痛惜。以大元帥名義表彰其" 盡瘁國事, 懋著勳勞"[3]。還追認其為陸軍中將, 並定9 月20 日為空軍節[4]。楊仙逸殉難時不足30 歲, 葬于廣州白雲山麓。由於楊仙逸的殉職, 以及改裝魚雷的失敗, 陳炯明得到喘息。10 月, 叛軍反攻逼近石龍, 滇桂聯軍支援不住, 孫中山命令飛機隊黃光銳、黃秉衡、楊官宇、胡錦雅等駕機轟炸。轟炸中, 飛機隊從空中偵察到敵無後援部隊。孫中山獲知這情報後, 立即命令回師途中的東路討賊軍迅速夾擊, 收復了河源、博羅等地。陳炯明再次潰退惠州。11 月, 陳炯明調動叛軍3 萬餘人, 兵分四路, 捲土重來。敵很快竄入石牌地區, 形勢非常緊急。孫中山親自指揮各路討賊軍奮力反擊, 並命令第一飛機隊長率全隊出動, 輪番轟炸, 低空俯衝掃射, 有力地配合了陸軍反攻, 陳炯明又一次大敗而逃[5]。廣州轉危為安。
孫中山平定叛亂即準備出師北伐。1924 年9 月18 日, 孫中山發表北伐宣言, 同時命令航空局,"調拔軍用飛機4 架, 克日派員駕駛赴韶聽候調遣"[6]。正當此時, 直系將領馮玉祥發動了" 北京政變0。孫中山為了早日結束軍閥混戰的分裂局面, 實現國家的統一, 毅然決定抱病北上, 並發表" 北上宣言0。但因旅途勞累和對段祺瑞政府賣國政策的極度痛恨, 因肝癌醫治無效, 於1925 年3 月12 日在北京逝世。
1925 年7 月1 日, 國民黨中央改組大元帥府為國民政府, 7 月6 日, 設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航空局劃歸軍委會指揮, 局長由張治中擔任, 陳秀、蔡司渡、關榮擔任飛機隊隊長。林偉成、陳卓林被派往蘇聯購買飛機, 不久買回" 蒂海威侖"式飛機6架,"容克"式飛機1 架,"愛弗羅" 式飛機1 架, 均為陸上飛機, 通過船運抵達廣州。1926 年7 月1 日廣州國民政府發佈<北伐宣言>, 7 月9 日北伐戰爭正式開始, 航空局改為航空處, 隸屬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 由林偉成任處長, 張靜愚任黨代表。國民革命軍航空處所轄飛機編為北伐航空隊, 由林偉成任隊長, 裝備有" 蒂海威侖"飛機13架, 這些飛機機身都標有" 中山"二字, 稱為" 中山號"飛機, 另有" 容克"水上飛機1架[7]。
北伐航空隊在配合北伐陸軍攻打湖南、湖北、江西作戰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 於1927 年1 月, 在武漢成立航空處, 由張靜愚任處長, 當時有部分南苑航空學校的飛行人員, 經中共中央北方局負責人李大釗介紹到武漢航空處工作。3 月, 航空處成立飛機總隊, 由曹寶清任總隊長、歐陽璋任副總隊長, 下轄二個飛機隊, 高在田任第一隊隊長, 歐陽璋兼任第二隊隊長。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 飛行人員、機務人員中的國民黨員和共產黨員都相處很好[8]。1927 年3 月, 國民革命軍東路軍航空司令部在上海成立, 由劉沛泉任司令, 陳棲霞任參謀長, 張維任副司令兼航空第一隊隊長, 石曼牛任副隊長; 高勤任航空第二隊隊長, 劉文祿任副隊長[9]。裝備" 高德隆"、" 布來蓋- 14"、" 施萊克"等飛機10 餘架。南京攻克後, 成立國民革命軍江右軍航空隊, 由張慕超任隊長, 石邦藩任副隊長, 衷立人、葉志堅等10 余人任飛行員, 裝備" 布來蓋"、" 高德隆0飛機各1 架[10]。
1927 年4 月12 日, 蔣介石背叛革命, 上海發生反共事變,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資產階級費盡心機, 幾起幾落, 在革命戰爭中苦心經營10 餘年的航空隊開始分化演變。4 月18 日, 蔣介石在南京成立" 國民政府0, 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武漢北伐航空處航空隊發生分化, 航空處處長張靜愚、航空總隊隊長曹寶清、航空隊隊長高在田、歐陽璋等, 先後離開武漢赴南京。至此, 武漢國民政府航空隊已經形同虛設, 雖在軍事委員會內仍設航空處( 孫科任處長) 和航空總隊( 陳秀任總隊長) , 但因飛行人員和飛機都很缺乏, 而無法組織航空隊繼續隨軍北伐作戰。
儘管這樣,"四.一二"後, 在南京國民政府組織的北伐戰爭中, 國民革命軍在孫中山" 航空救國"思想的影響下, 重視航空部隊的建設和飛機在作戰的運用, 對結束北洋軍閥的統治, 最終取得北伐勝利, 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7 年8 月, 寧漢合流, 蔣介石宣佈下野。9 月,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航空處改
組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處, 任命強靜愚為處長, 曹寶清為副處長, 航空隊第一隊隊長高在田, 第二隊隊長歐陽璋。裝備" 高德隆"、" 施萊克"、" 布來蓋"、" 蒂海威侖"等飛機14 餘架。9 月後, 軍委會航空隊在西征" 討伐唐生智"和渡江北伐諸戰役中,頻繁遂行空中偵察、投撒傳單、投彈轟炸等任務, 配合陸軍攻佔了戰略要地--- 徐州。1928 年2 月, 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進行第二次北伐的決定。為了進一步配合地面部隊作戰, 2 月28 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司令部成立, 由張靜愚任司令、蔣逵任參謀長, 高在田任航空第一隊隊長, 石曼牛任副隊長; 歐陽璋任航空第二隊隊長,李文祿、石邦藩任副隊長; 劉國楨任水上飛機隊隊長, 崔滄石任副隊長。裝備" 高德隆"、" 布來蓋"、" 蒂海威侖"等飛機10 餘架。4 月7 日, 北伐軍開始發起進攻。4 月8日航空司令部奉命派航空部隊相繼偵察台兒莊、韓莊、臨城、巨野、金鄉、魚台等敵軍陣地, 並撒發傳單和投彈轟炸。5 月, 各北伐集團軍開始總攻, 航空隊分派飛機協同各路進攻, 並不斷向前推進。航空隊司令張靜愚坐鎮石家莊指揮。6 月, 北伐軍攻克北京, 結束了北洋政府的統治。國民革命軍1926 年7 月從廣州出師北伐, 航空隊幾經曲折、演化, 作戰達兩年多時間, 至此全部結束。
南京國民政府宣佈" 統一告成"後, 蔣介石利用全國編遣會議和國民黨三全大會,排除異己, 削減其他各派系的勢力, 使他與各實力派之間的矛盾尖銳化。一場新的軍閥混戰已無法避免。從1929 年3 月, 蔣桂戰爭的爆發, 到抗日戰爭前夕, 在長達6 餘年的國民黨新軍閥混戰期間, 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航空隊一轟而上, 孫中山創建的資產階級航空隊的基礎, 至此四分五裂, 徹底演變。一部分飛機和航空人才被蔣介石控制。但一大部分航空人才被散落在各地國民黨新軍閥手中。廣東是孫中山苦心經營的航空基地, 許多航空人才、設施, 航空修造工廠被廣東國民黨軍閥控制。由於各地國民黨軍閥大多數不懂航空, 他們雖然耗費了大量的金錢建立獨立的" 小空軍", 試圖壯大其地方割據力量, 但效果均很差。除廣東軍閥因航空基礎較好, 成效較明顯外,其他各地國民黨軍閥航空隊都始終處於作戰能力低下, 時有時無狀態。在孫中山" 航空救國0思想指導下, 一度極大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航空隊建設和飛機在作戰中的廣泛運用, 這一中國軍事航空發展的大好形勢, 至此遭到極大的遏制。
二、北洋軍閥航空隊的興衰
1913 年間, 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購買飛機, 籌建北洋南苑航空學校的舉動, 旨在建立一支航空隊伍, 增強軍事實力, 鞏固北洋軍閥政府的統治。直到1916 年, 袁世凱在護國戰爭中一命嗚呼為止, 雖然, 北洋政府的飛機曾有過一些軍事行動, 如: 1913年--1915 年間, 在鎮壓蒙軍和白朗起義戰爭中, 南苑的飛機先後隨北洋陸軍出動, 實施偵察和轟炸。但是, 具有一定規模和空戰能力的航空隊始終未能建成。袁世凱死後, 北洋軍閥內部矛盾重重, 迅速分裂成三大派系( 直系、皖系、奉系) , 並圍繞北洋政權, 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爆發了多次北洋軍閥派系之間的戰爭。在長達10 餘年的北洋軍閥混戰中, 各系軍閥深感飛機運用於作戰的巨大優越性和威懾力。因此, 一轟而上, 先後建成了眾多大小不一的航空隊。其中, 時間最早、規模最大、裝備最為現代化、作戰能力最強的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創建的東北航空隊。1920 年, 在直皖戰爭中,直奉聯軍打敗了皖系段祺瑞, 奪取了北京政權, 曾受皖系控制的南苑航空學校的飛機, 大部分被奉系軍閥張作霖奪取。計有大小維梅等飛機10 多架, 並收容留法航空人員姚錫九等一批航空人才。張作霖急於籌建航空隊, 不久又從大沽造船廠等地招聘了趙鴻起、宋茂臣、孔家桂等22 名技工[11]。此時, 又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各資本主義國家爭相向中國推銷換裝淘汰的飛機。這些主客觀條件, 為東北奉系軍閥航空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是年7 月, 張作霖在東三省巡閱使公署內成立航空處,委派他的參謀長喬賡雲擔任處長, 開始籌建東北航空隊[12]。
東北航空隊初創之時, 條件甚為艱難, 機構簡陋, 經費拮据, 設備不全。初始稱東北航空事務處, 喬賡雲任處長。處長以下, 設正副主任、副官、軍需官、書記官、技工等若干人員, 分別負責有關事宜。辦公地址設在向沈垣中學借用的校舍內。飛機場選在前農業試驗場( 位於瀋陽東塔附近, 即現在的瀋陽東塔機場) 。每年經費開支暫定約10 萬元大洋。需支付薪俸、鐵木器、辦公費等約五十余項開支。之初, 以章文、莊以臨、和震、趙勳、羅夔、張延齡、曹崇俊、劉保泰、李金城、李士一、趙緒、梁富、鈕桂芳等人為飛行員骨幹, 以孔家桂、趙鴻起等人為機械士組成航空隊。飛機除從南苑奪得10 多架外, 還向英、法等國訂購一批飛機。1921 年夏, 機場初具規模, 並建成棚廠兩座, 供飛機停放、維修之用。此時, 即開始著手招生, 訓練、培養航空人材。10 月, 張學良( 當時任衛隊旅長) 皆張作相( 奉軍27 師師長) 等一行東渡日本參觀秋季軍事演習, 日軍航空隊裝備精良, 訓練有素, 戰鬥力強給張學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國後,極力說服張作霖擴充航空處, 發展空軍。張作霖表示贊同。與此同時, 張作霖聽說日本人民間飛行家水田藤太中尉也擬在滿洲設立航空團, 為滿洲與朝鮮聯絡飛行之用。張作霖擔心航空建設一旦延誤, 難保滿洲飛行權利不被日本人奪去。故立即贊同其兒子張學良的建議, 命令喬賡雲擬定了一個航空擴充計畫, 其大致內容是: ( 1) 航空處設處長1 人, 秘書2 人, 科長2 人, 書記辦事員8 人; ( 2) 飛行人員定額80 人, 暫招40人或50 人; ( 3) 在航空處附近設航空學校一處, 教員聘用美國人, 學生100 名, 3 年畢業。入學資格, 由陸軍講武堂, 陸軍學校及高等學校畢業, 年齡20 歲以上25 歲以下,身體強壯, 有冒險精神而無暗疾者為合格。奉天( 瀋陽) 試取50 名, 吉林選送30 名,黑龍江選送30 名。( 4) 飛行人員試習遠途飛行, 為奉吉黑傳送軍事檔及其它緊要文件。( 5) 吉黑兩省設立航空事務分處, 並在途中設航空事務所數處。( 6) 擬定再購買美國製造大型飛機6 架, 價為60 萬現大洋。此項計畫因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 奉軍失敗而流產。1922 年, 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失敗後, 張作霖接受教訓, 整軍經武,銳意擴充航空事業。複令喬賡雲擬定擴充辦法四條: ( 1) 、航空為軍事上最要之事項,僅少數之航空員, 斷難收其實效; 因擬編制航空隊隊員300 名, 遇事則臨時分配。( 2) 、東三省航空處原定經費, 本甚拮据, 核定由11 月起, 增費六千元( 現大洋) 。( 3) 、直奉戰後, 航空處之飛機, 破損數架, 已不敷用, 現由俄國購得新式飛機8 架, 日內即可運奉。( 4) 、東三省航空駕駛員不過10 人, 殊嫌太少, 現擬由上海招聘航空員2 名,並航空學校畢業生12 人。上述四項辦法, 於是年底前業已實施。
1923 年9 月, 奉系航空處機構調整。喬賡雲去職, 由張學良接任東三省航空處總辦, 兼航空學校校長, 姚錫九任總務處長, 楊傳久任機械科科長, 邢契莘任航空工廠廠長。張學良一上任就不惜重金廣攬人才, 引進先進裝備, 並派人出國考察和學習各類飛機的性能。先後從英國購買大小維梅、亨得利.佩治、愛弗羅、亨克等飛機, 從法國購進高德隆、施來克等式飛機, 總共50 多架。同時, 把航空隊組編為飛龍、飛虎、飛鷹三個飛行隊。飛龍隊長張斌、飛虎隊長趙延緒、飛鷹隊長皮恩良。至此, 奉系航空隊的建設在張學良親自領導下, 全面展開。1924 年9 月, 航空處增補馮庸為參謀長,姚錫九任留法學員監督, 總務處長由高繼毅接任, 機械科改為機械處, 由邢契莘任處長, 周德鴻任航空工廠廠長。機場又擴建大棚廠一座, 長245 公尺, 寬24 公尺, 為儲存飛機之用。並建築一批工廠房屋, 供修理、裝配飛機之用。同時從義大利、法國、德國購買各式飛機一批。在此期間,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東北航空隊奉命出擊, 主力全部調到山海關一線。每天拂曉, 飛機就出動襲擊直軍, 在山海關、秦皇島等地投擲許多炸彈, 破壞直軍的防禦陣地。白天, 對直軍控制的山海關和京奉鐵路進行偵察和實施轟炸, 對直軍構成很大的威脅。10 月, 雙方最精銳的部隊在山海關交鋒, 廝殺異常的殘酷和激烈。奉系東北航空隊奉命全力配合陸軍向義院口、娘娘廟、孟薑女廟等地狂轟, 支援地面部隊的進攻, 奉軍一舉攻下孟薑女廟一帶直軍陣地, 使得直軍立即陷入被動不利局面。期間, 奉軍航空隊不顧疲勞, 頻頻出動, 對戰場實施空中偵察, 當偵察到直軍吳佩孚乘坐的指揮火車時, 進行多次大規模轟炸, 炸毀了車頭和警衛車廂, 迫使吳佩孚離開鐵路線實施機動指揮。不久, 馮玉祥發動政變, 直軍後院起火, 陣腳大亂, 奉軍陸軍部隊乘機猛攻, 迅速取得戰爭勝利, 從而奉軍勢力大振, 雄居東北四省, 南延至甯, 大有一統中國之勢。1925 年5 月, 奉軍入關, 進駐北京, 張學良將東三省航空處再次擴充, 改稱東北航空處。並在總務處內分置5 科, 機械處內分設3 科,工廠分置2 科。同時, 增編了飛鵬、飛豹兩支航空隊。由張學良兼任飛鵬隊隊長, 徐則進任隊副; 趙翔陸任飛豹隊隊長[13]。至此, 東北航空隊發展至飛機50 餘架, 飛行員60 餘人[14]。計有從各軍閥手中接收過來的飛機十餘架, 從各國購買的多批飛機; 航空員有原北京南苑航空學校畢業的部分學員, 東三省航空學校一期畢業的學員, 留法歸國的航空人員及招聘來的部分航空人員。其航空隊力量此時已為全國之首。
1925 年秋, 東北航空隊飛虎、飛鵬、飛鷹3 隊奉命組成東北空軍司令部, 張學良
任司令, 馮庸任參謀長, 全軍進駐河北昌黎, 並調飛豹隊到濟南( 後在此基礎上成立山東航空司令部, 1929 年回歸東北) , 歸張宗昌指揮, 準備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此時的奉軍航空隊又有所發展, 已擁有103 架作戰飛機, 其中包括英制愛弗羅式教練機35 架, 法制高德隆式教練機20 架, 布來克式偵察轟炸機20 架, 地瓦丁式驅逐機8架, 日本92 式驅逐機20 架[15]。是年春天奉軍在強大空軍配合下, 向馮部發動猛烈攻擊。南口一役, 飛龍、飛鷹兩隊駐清河, 曾出動飛機數架參戰,"或行偵察、或行轟炸,甚為出力。0奉軍大勝, 國民軍只得退駐西北地方。北京政府落到奉系和直系軍閥手中。後因直系吳佩孚主力被北伐軍打敗, 奉系張作霖乘機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全部大權。同年5 月10 日, 張作霖改組北京政府航空署, 由劉光克任署長, 馮庸、葛世平任參事, 伊贊周任軍事廳廳長, 趙延緒任航運廳廳長, 邢契莘任機械廳廳長, 戴修陶任清河航空工廠廠長, 金世中任南苑航空學校校長, 蔡祖堯任教育長, 金賢任氣象科科長,黃鴻兼任編查科科長, 馬振昌任檢儲科科長, 盛建謨任參謀科科長, 白明印任採辦科科長。至此, 張作霖把自己的航空隊班底取代了北京政府的航空署[16]。
由於奉系掌握了中央政權, 張學良進一步加快了航空隊建設的步伐。又組建了水上航空隊( 後劃東北海軍司令部) , 先後從義大利購進包台茲式450 馬力偵察機6架, 施來克式180 馬力水上飛機8 架, 從德國購進容克300 馬力轟炸機9 架, 吳克式遊覽機1 架, 從日本購進法制中波耳式300 馬力戰鬥機5 架, 八八式450 馬力偵察機3 架, 從英國購進愛弗羅式180 馬力中級教練機8 架, 從美國購進福特式雙發動機1100 馬力運輸機1 架, 再加上1926 年在鄭州機場繳獲的直系軍閥向英國借款購買的一批飛機, 奉軍航空隊飛機數量大增。
1927 年與靳雲鵬在河南作戰, 飛鷹隊進駐鄭州, 30 餘架飛機參戰。對靳軍構成
很大的空中威脅。1928 年, 與閻錫山軍隊作戰, 飛鷹隊、飛龍隊均進駐京漢沿線, 飛虎隊由張家口進駐大同, 幾乎每天都出動飛機參戰。這一時期, 東北航空隊的強大對奉軍在軍閥混戰中奪得優勢, 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7 年4 月, 東北航空處代理總長周培炳得到奉軍參謀長楊宇霆的支持, 任東北航空司令部司令, 皮恩良任副司令, 江紹榮任參事。免去了張學良東北航空司令職務。自1926 年5 月, 張作霖改組北京航空署, 至1928 年4 月, 張作霖將北京航空署裁撤。奉系航空隊受北京航空署、東北航空署和東北航空司令部多頭領導。期間航空隊內部矛盾重重, 權利爭奪日益激烈, 人事變動頻繁, 東北航空隊的建設和作戰受到極大影響。1927 年4 月, 東北航空司令部副司令皮恩良任職不久, 由於內部互相排斥, 心情憂悶, 高血壓加重, 很快病故北京。隨後, 東北航空司令部撤銷。1928 年5月, 東北航空隊改編為東北航空混成大隊, 由徐世英任大隊長, 王維祥任副大隊長, 下轄5 個航空中隊。
1928 年夏, 南京國民政府北伐, 奉軍失敗。6 月4 日, 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張學良接任東三省保安司令。期間, 張學良對東北航空機關及航空隊進行了重大調整。1929 年, 內戰暫告結束, 前關內的東北航空部隊, 已經全部撤回東北整訓。東北航空處取消, 東北航空混成大隊改組成東北航空大隊, 直屬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廳。航空大隊下轄5 個航空兵隊, 11 個中隊。大隊部下轄5 個處一個廠, 即付官處、軍械處、軍需處、軍醫處、工務處及航空工廠, 分理各項航空事務。航空隊大隊長由徐世英擔任。第一隊( 重型轟炸機隊) 隊長陳德陸; 第二隊( 偵察轟炸機隊) 隊長姜興成; 第三隊( 偵察轟炸機隊) 隊長葛世民; 第四隊( 偵察機隊) 隊長雷艮; 第五隊( 戰鬥機隊) 隊長聶恒玉。
1931 年, 張學良鑒於1929 年" 中東路0事件中與蘇軍發生武裝衝突失利, 東北航空隊因實力懸殊未敢參戰。因此, 痛感建設航空隊意義重大。遂整頓東北航空隊, 革新教育、嚴振軍紀。又將航空大隊編制取消, 改稱東北邊防航空司令部, 自任正司令,而以張煥相為代司令、徐世英為副司令( 徐後去職) 。除原有航空隊第四隊( 即原直魯航空隊) 保留外, 其餘均並歸教導隊, 施以最新軍事航空教育。同時, 大力購買飛機,先後從法國、日本、捷克斯洛伐克等國購買飛機八十餘架, 使東北航空隊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 成為當時中國技術裝備最為現代化、規模最大、戰鬥力較強的正規航空隊。
1931 年7 月, 石友三通電討蔣反張, 張學良將大批東北軍調入關內, 討伐石友
三。八月石友三戰敗。日軍乘東北軍入關, 東北空虛, 發動了" 九.一八"事變。事變前數日, 日軍藉口" 中村事件", 將以武力佔領東北已有傳聞, 東北航空隊全體人員得聞消息後, 都欲與日軍一戰。參謀長陳海華致電在京居住的張學良請示對策。張學良執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 即令航空隊官兵不得擅自行動。此時" 群情憤激, 莫可言喻"。航空隊官兵只好各自分散, 離開自己心愛的戰機和熟悉的機場。九月十八日夜, 日軍進攻航空隊營地。次日上午, 日軍步兵第十五旅團第十六聯隊阪井少佐指揮一個步兵中隊及一個機槍分隊, 約100 余人向機場進攻。當進至距機場數百米遠時,日軍以為將與衛兵發生激戰, 遂作好戰鬥準備, 向機場掃射達一個小時之久。但始終沒有發生回擊, 就大搖大擺地開入機場。與午前八時二十五分佔領機場。東北航空隊在沒有作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即被日本帝國主義所消滅。被日軍掠奪的軍用物資,計有作戰飛機200 餘架( 其中可用於作戰的飛機160 餘架, 未裝配的飛機40 餘架) ,以及附近工廠的全套設備。至此, 東北航空隊從1921 年創立, 經過航空處、航空司令部、航空混成大隊、航空大隊等體制編制變化, 前後十餘年時間, 終於成為不抵抗主義的犧牲品而告結束[17]。
北洋軍閥中除奉系東北航空隊外, 北洋其他各系也先後建立過規模大小不一的航空隊。1920 年7 月, 直系曹錕、吳佩孚聯合奉系張作霖, 在直皖戰爭中打敗皖系,段祺瑞下臺, 曹錕和張作霖共掌北京政權。直、奉兩軍進駐北京後, 奉軍搶佔北洋南苑航空學校的飛機、航材、工廠設備等, 運往奉天, 為東北航空隊的建立奠定基礎。直軍則將北京交通部籌辦航空事宜處存放在南口工廠, 準備開辦京庫( 北京至庫侖) 航線的" 亨得利.佩治0飛機3 架運至保定, 以此為基礎建立直系航空隊[18]。
曹錕首先在保定東郊劉爺廟開闢了機場, 修建棚廠和營房。1921 年11 月1 日,直系保定航空隊成立, 由敖景文任隊長, 趙雲鵬任副隊長, 馬毓芳、鄧建中、趙步墀、李瑉、曹寶清、陳步洲、張畫一、顧榮昌、吳經文、王風翔、尉遲良、鄒慶雲、周郅戡、田兆霖等任飛行員[19]。
一開始, 保定航空隊利用僅存的3 架亨得利.佩治運輸機在劉爺廟進行飛行訓練。1922 年3 月11 日, 航空隊在訓練中, 馬毓芳駕駛的亨得利.佩治, 在降落時尾部掛住樹梢, 導致飛機失火燃燒事故, 飛行員馬毓芳、馬桂山、田兆霖, 機械長武永忠、機械員翟鳳鳴, 以及23 師連長徐毅等, 共14 人全部被燒死。曹錕接到事故報告後, 感到十分震驚, 深感航空隊這一戰爭工具不是好使的。他命令全力加強安全飛行訓練,強調飛行訓練中一律不准搭乘其他人員。1922 年4 月, 保定直系航空隊在訓練水準很低的情況下, 迎來第一次直奉戰爭。戰爭爆發後, 當時, 直奉兩軍的主戰場在京漢路北段, 直軍總指揮吳佩孚以其戰鬥力很強的第三師發起攻勢。直系航空隊長敖景文奉命率僅有的2 架飛機積極參戰, 對長辛店一帶奉軍陣地投擲重磅炸彈, 給奉軍以重創。5 月4 日, 西路奉軍在直軍空中猛烈轟炸下, 開始敗退, 前敵總指揮張景惠被迫逃竄。奉軍士氣大挫, 全線潰敗。第一次直奉戰爭以直軍勝利而宣告結束, 就此,直系完全掌握了北京政權。
戰後不久, 皖系段祺瑞政府時期用航空借款購買的英國飛機陸續交貨。曹錕利用控制北京政府的有利條件, 為其保定航空隊增添了維梅.阿弗羅等各型飛機20 多架。為了掌握大維梅飛機駕駛技術, 1922 年10 月11 日, 專門在清河舉辦大維梅訓練班, 以便迅速提高直系航空隊的飛行作戰能力。訓練班由保定航空隊副隊長趙雲鵬任班長, 鄧建中、李瑉、尉遲良、張畫一、趙步墀、曹寶清、顧榮昌等任練習員, 聘請英國教官帶飛行員進行改裝訓練[20]。
1923 年10 月, 曹錕通過賄選當上了大總統, 隨即將航空隊大本營從保定移往北京, 並積極擴大其實力。這時直系的航空隊已與北洋政府軍事航空力量融為一體。1924 年4 月, 以原保定航空隊為班底, 中國第一個航空隊司令部中央航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21]。由敖景文任司令, 趙雲鵬任副司令, 趙步墀任參謀長, 劉佐成、吳經文任參謀。司令部下轄三個航空隊, 鄧建中任第一隊隊長, 曹寶清任副隊長, 張勰、吳汝夔、劉泮芹、王鳳翔、謝雲鵬、周郅戡、徐國一、葉榮印等任飛行員; 沈德燮任第二隊隊長, 張畫一任副隊長, 歐陽璋、宋嘉禾、周振東、韋庭鯤、陳思濂、傅藜青、江紹榮、劉國楨、彭慶雲等任飛行員; 李瑉任第三隊隊長, 耿煜曾任副隊長, 張敬學、張家彥、王貫一、李宗毅、吳秦康、黃英、張繼周、高勤等任飛行員。司令部除轄三個航空隊外, 還轄有一個航空教習所( 即南苑航空學校) 。
中央航空司令部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軍事航空活動的重心已從開辦航空學校, 培養飛行人才, 轉移到航空作戰部隊的建設上來, 軍事航空活動開始由單架飛機參戰發展到由幾架飛機組成航空隊參戰, 或由若干個航空隊組成統一指揮的航空司令部參戰。中央航空司令部的成立, 是中國軍事航空在編制體制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這一變革促使中國軍事航空在組織上與世界先進國家軍事航空接軌, 推動中國軍事航空在編制體制上不僅有了遂行作戰任務的航空隊, 而且有了相應專門的指揮機關和配套的軍需、油料、彈藥、醫療方面的勤務保障機構。這一變革不僅使得直系軍事航空力量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而且引起了其他軍閥的注意, 為其他軍閥在軍事航空力量建設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思維和實踐模式。如1925 年1 月, 國民第三軍航空司令部成立, 由沈德燮任司令, 蔣逵任副司令兼教育長, 陳思濂任參謀長。同年2 月11 日, 沈德燮任航空署航空司令, 蔣逵任副司令。同年3 月, 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航空司令部成立, 由王乃漠任司令, 鄧建中任副司令, 莫化成任參謀長。同年10 月1 日,東北航空司令部成立, 由張學良任司令, 馮庸任參謀長。由此可見, 直系成立第一個航空司令部主觀上是為了增強其軍事實力, 企圖維持其在軍閥戰爭中霸主地位。但客觀上把中國軍事航空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局面, 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924 年9 月3 日, 直奉江浙戰爭爆發。曹錕命令中央航空司令部南苑航空學校教育長蔣逵為中央臨時航空隊長, 徐國一、朱嘉和、謝雲鶴等為飛行員, 出動大小維梅飛機4 架, 抵達江蘇支援直系江蘇督軍齊燮元作戰。戰事在昆山、清浦一帶進行, 中央航空隊飛機連續起飛轟炸奉系浙江督軍盧永祥部隊陣地。10 月3 日, 盧永祥在空中、地面猛力攻擊下, 彈盡糧絕, 出走日本。江浙戰爭以直系勝利而告終。
江浙戰爭爆發後, 立即發生了北方的第二次直奉戰爭, 直系中央航空司令部所轄航空隊全力投入戰鬥。航空隊第一隊隊長鄧建中, 航空第二隊隊長沈德燮共裝備英國維梅式飛機10 多架, 歸第一路軍彭壽莘指揮; 航空隊第三隊隊長歐陽璋, 裝備英國阿弗羅式、美國寇蒂斯式教練機7 架, 歸第二路總司令王懷慶指揮。直軍駐豫航空隊( 隊長李瑉) , 駐贛支隊( 隊長王鳳祥) 及江蘇航空隊( 隊長尉遲良) 均奉命先後北上加入前線作戰, 統歸司令敖景文指揮, 又將南苑航校第四期訓練中的人員、飛機編為航空第四隊。以校長金世中為隊長, 教育長金巨堂為副隊長, 暫留駐南苑照常訓練, 作為直系航空司令部預備隊[22]。
第二次直奉戰爭, 雙方投入的兵力有40 多萬人, 參戰飛機近百架, 是近代中國軍閥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也是參戰飛機最多的一次作戰行動。航空部隊仍然遂行以支援地面部隊為主的空中偵察等任務, 並開始出現航空部隊突襲重要軍事目標的空襲作戰和地面高炮防空部隊以保衛重點軍事目標的反空襲作戰, 儘管這種作戰方式剛剛嶄露頭角, 但標誌著中國空中作戰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1924 年10 月中旬, 正當直奉兩軍在榆關一帶激戰之時, 直系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動震驚全國的" 北京政變0。直系首領曹錕被軟禁, 直軍前線最高指揮官吳佩孚渡海而逃。第二次直奉戰爭迅速以直軍瓦解而告結束。直系中央航空司令部的部分飛機飛回天津, 為馮玉祥部繳獲; 部分在秦皇島、昌黎的飛機被奉軍繳獲。航空機關被馮玉祥接收, 興盛一時的直系航空隊從此四分五裂。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 形成相對完整和穩定的組織體制, 具有一定規模的航空隊還有山西軍閥閻錫山的航空隊和第二次直奉戰爭後馮玉祥國民軍航空隊。
山西軍閥閻錫山, 1919 年開始籌辦軍事航空。1925 年冬, 閻錫山效法其他軍閥興辦軍事航空, 著手購買飛機, 招聘航空人員, 正式成立山西航空兵團。由劉潔任團長, 劉義曾、劉一飛、郝中和等任飛行員。團部設在太原南城區大家巷。初期航空兵團僅有一名團長, 四名飛行員, 加上其他勤務人員, 全團官兵不到20 人。不久, 閻錫山感到" 航兵團"編制名不符實。1926 年5 月1 日, 又宣佈成立山西航空隊[23], 由劉潔任隊長, 劉義曾任副隊長。裝備布萊蓋飛機3 架, 阿弗羅飛機3 架和高德隆飛機1架。1927 年10 月, 閻錫山將山西航空隊分成兩隊[24]。航空一隊由劉潔任隊長, 劉義曾任副隊長; 航空二隊由郝中和任隊長, 劉俊傑任副隊長, 隸屬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1928 年2 月, 閻錫山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 同年8 月, 在總司令部設航空處, 由仲躋翰任處長[25], 張納墀任航空處主任, 梁上任航空隊隊長, 王貫一任副隊長, 參加對奉軍的作戰。1930 年1 月, 閻錫山將山西陸軍航空學校改組為山西航空隊, 由劉一飛( 因劉吸毒, 不久由仲躋翰改任) 任大隊長, 張納墀任副大隊長, 下轄兩隊, 第一隊由劉俊傑任隊長, 第二隊由馮保侖任隊長。1930 年閻錫山聯合馮玉祥、汪精衛等反蔣失敗, 閻錫山逃居大連, 經營10 餘年的山西航空隊, 迅速解體, 少量的飛機和飛行人員改組為山西民用航空局。1937 年8 月, 山西的飛行人員、飛機和器材全部移交南京政府。
1924 年10 月, 馮玉祥聯合陝軍第一師師長胡景翼、京畿警備副司令孫岳, 發動
" 北京政變"。成功後, 馮玉祥把部隊改稱國民軍, 自任總司令, 胡景翼、孫岳任副總司令。國民軍編有三個軍, 馮玉祥兼任第一軍軍長。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 國民軍第一軍立即接收了曹錕的保定航空司令部, 鄧建中、曹寶清、張畫一、歐陽璋等大部分航空人員被馮玉祥留用。1925 年3 月, 馮玉祥在北京清河鎮成立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航空司令部, 由王乃謨任司令[26], 慕成化任參謀長, 陳德全任副官, 張畫一、歐陽璋、曹寶清、趙步墀、徐國一任參議, 共有從直系手中獲得各型飛機30 餘架。不久, 馮玉祥與奉軍矛盾激化, 爆發了戰爭。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航空司令部組成航空大隊, 由曹寶清任大隊長, 歐陽璋任副大隊長、率機8 架, 分兩隊( 歐陽璋、高在田分任隊長) 進駐京津線竇張莊, 歸國民軍第一軍騎兵第一旅旅長張之江指揮, 主要擔負偵察和轟炸任務。航空大隊有力地支援了馮玉祥地面部隊的作戰, 擊敗了奉系李景林部隊的進攻, 並乘勝佔領了天津, 繳獲奉軍飛機4 架。此戰之後, 馮軍航空司令部向歐洲國家訂購飛機3 架, 並在北京、張家口、平地泉、綏遠、包頭等地籌建機場, 準備進一步發展航空力量。1925 年7 月, 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西北航空處[27]。由鄧建中任處長, 曹寶清任副處長, 下設航務、機械、教育、總務4 科。11 月西北軍航空處擴編為航空司令部。以鄧建中為司令、曹寶清為副司令, 由張家口遷往石家莊。1926 年1 月1 日, 馮玉祥在英、日等帝國主義及奉、直軍閥的壓迫下, 通電" 引退", 以全權交張之江, 離張家口赴平地泉, 取道庫倫赴蘇國考察, 航空司令鄧建中隨同馮玉祥赴蘇洽商購買航空器材事宜, 航空司令部由曹寶清升任司令, 張畫一任副司令。4 月奉軍以主力向駐守北京地區國民軍再次發動進攻, 國民軍收縮兵力, 退守南口, 航空隊從清河移駐張家口孔家莊, 交戰雙方均出動飛機支援地面部隊作戰, 戰鬥十分激烈。在此期間, 國民軍為了加強航空隊實力, 又從義大利購得安沙托飛機12 架, 並得到蘇聯的援助, 派出飛行員、機械員各3 人, 駕駛地海威蘭飛機3 架, 參加南口、大同戰役。經過幾個月的苦戰, 國民軍不支奉、直、晉聯軍的打擊, 迅速向西敗退, 飛機只得用火車裝運西撤。途中突遇冰雹, 飛機損失很大。國民軍損失慘重, 無力再戰, 被迫與晉軍停戰議和, 部隊由晉軍將領商震收編, 國民軍西北航空司令部同時被晉軍收編。
1926 年8 月17 日, 馮玉祥從蘇聯回國, 9 月17 日在五原誓師, 組成國民軍聯軍,以回應廣東國民政府的北伐。韓複渠、石友三、陳希聖、張萬慶等先後脫離閻錫山的晉軍歸附國民軍聯軍, 閻錫山為形勢所迫, 將晉軍收編的原馮玉祥部隊的航空人員和飛機又複歸國民聯軍。但因飛機缺乏器材和油料, 部分航空人員和器材逐漸散落, 國民軍聯軍未能重建航空隊。
1928 年4 月,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馮玉祥取得了河南地盤, 在洛陽組建航空處, 鄧建中任監督[28]。劉中檀為處長, 下設教育、總務2 科, 1 個飛機修理廠, 1 個航空學校( 洛陽航空學校) 。1929 年馮玉祥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 運用政府撥款購買摩斯飛機6 架、容克斯飛機1 架, 歸第二集團軍航空處訓練作戰使用。至此, 馮玉祥航空隊又重新崛起。1930 年5 月, 歷時7 個月, 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成立航空司令部, 以鄧建中為司令, 駐防鄭州, 下轄2 個大隊, 是年末, 中原大戰蔣介石打垮閻馮桂聯軍的進攻, 最終以蔣軍勝利結束。馮玉祥部隊被" 編遣", 其航空隊從此結束。
國民軍除馮玉祥親自率領的第一軍擁有航空隊外, 孫嶽的國民軍第三軍曾也建立過航空隊。1924 年11 月, 馮玉祥之後, 孫嶽率國民軍第三軍進攻保定。保定被國民軍佔領後, 當時保定直系的飛機一部分飛往天津, 為馮玉祥繳獲, 一部分在昌黎、秦皇島間被奉軍繳獲。而保定的航空教練所為國民軍第三軍孫嶽部接收。隨後, 孫嶽又從北京南苑航空學校繳獲數架飛機, 此時, 國民軍第三軍共擁有10 餘架飛機。
1925 年1 月, 國民軍第三航空司令部在保定成立, 由沈德燮任司令, 兼航空學校校長, 蔣逵任副司令兼航空學校教育長, 陳思濂任參謀長, 劉佐成任參謀, 王風翔任學監, 3 月, 國民軍第三軍航空司令部和保定航空學校奉命遷移河南洛陽西宮[29]。1926年初, 吳佩孚複出後聯合奉軍攻擊國民軍。吳部由靳雲鶚、寇英傑率領, 自鄂入豫, 先後擊敗了國民軍第二軍嶽維俊和國民軍第三軍孫嶽。就此, 在河南洛陽的國民軍第三軍的飛機和飛行人員又全部落入吳佩孚手中。
( 未完待續)
注釋:
1. 胡漢賢:<中國空軍史料>第6 輯, 空軍司令部編研室, 1988 年版, 第124- 131 頁。
2. <致楊仙逸函><孫中山全集>第5 卷, 中華書局1985 年版, 第46 頁。
3. <優恤楊仙逸等令><孫中山全集>第8 卷, 中華書局1986 年版, 第236 頁。
4. 空軍學院資料室: 1964 年10 月翻印的國民黨軍事檔案局,<空軍沿革史初稿>, 第35 頁。
5. 13. 16. 19. 20.劉佐成:<中國航空沿革紀略>, 南京飛行雜誌社1930 年版, 第7- 14 頁、第27 頁、第36 頁、第13頁、第17 頁。
6. <給航空局的命令>,<孫中山全集>第11 卷, 中華書局1986 年版, 第80 頁。
7. 馬毓福:<中國軍事航空>, 航空工業出版社1994 年6 月, 第381 頁。
8. 曹寶清:<武漢文史資料>第15 輯, 第16- 17 頁。
9. 卿雲燦:<航空工業史料>第4 輯, 1986 年9 月, 第29 頁。
10. 李天民:<中國航空掌故>, 臺北中國的空軍出版社1973 年12 月, 第49 頁。
11. <遼寧文史資料選輯>第2 輯, 第55 頁; <天津文史資料>, 第27 輯, 第17、18 頁。
12. 關於張作霖成立航空處的時間, 有幾種不同說法, 本文依據1931 年東北文化社出版的<東北年鑒>的記載。
14. <遼寧文史資料>第6 輯, 第42 頁。
15. <民國空軍的航跡>, 海潮出版社1992 年12 月, 第51 頁、第52 頁。
17. <文史資料選輯>第2 輯,<舊中國空軍史資料>, 第159- 160 頁。
18. 21. 23. 25. 姚士宣:<中國空軍建設史的觀察>,<舊中國空軍史資料>, 第67 頁、第57 頁、第58 頁、第60 頁。
22. 李天民:<中國航空掌故>, 臺灣中國的空軍出版社1973 年版, 第42 頁。
24. 26. 27. 28. 蔣堅忍等:<空軍>,<舊中國空軍史資料>, 第18 頁、第18 頁、第18 頁、第19 頁。
( 責任編輯 張 雲)
@@@@@@@@@@@@@@@@@@@@@@@@@@@@@@@@@@
抗戰前中國航空隊史略( 下)
<軍事歷史研究> 2003 年第4期
奚紀榮 武吉雲
中圖分類號: E239.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9- 3451( 2003) 04- 0137- 10
三、國民黨軍閥航空隊的形成與紛爭
繼北洋軍閥航空隊之後, 1928 年初, 以蔣介石為軸心的國民黨新軍閥集團形成,眾多的國民黨各地軍閥航空隊應運而生。其中, 時間較早, 規模較大的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的航空隊。
1926 年7 月國民軍發動北伐戰爭, 廣東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 航空局改組為航空處, 隸屬國民軍總參謀長李濟深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8 路軍留守廣州。航空處由林偉成任處長, 張靜愚任黨代表, 楊官宇任飛機修理廠廠長。航空處所轄航空部隊隨北伐軍北上作戰。1928 年3 月, 張惠長任航空處長, 陳慶雲任副處長, 黃光銳、胡錦雅任飛行隊正副隊長。後又成立飛行第二隊。隨著國民軍北伐戰爭的不斷發展, 蔣介石的野心越來越大, 不僅叛變革命, 鎮壓共產黨, 破壞國共合作, 而且在國民黨內部排除異己, 削弱其他各派系的勢力, 使他與各地方實力派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主粵的李濟深同樣受到蔣介石的排斥, 漸漸與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結為一體,維持兩廣的半獨立狀態。李濟深為了加強與蔣介石的抗爭能力, 重視發展航空力量,以及擴大廣東航空隊在全國的影響。1928 年冬, 經李濟深批准, 廣東航空隊連續進行了兩次震動全國的長途飛行。11 月11 日, 由廣東航空處處長張惠長、飛行第二隊隊長楊官宇、航空學校教育長黃毓沛和機械師楊標組成的" 廣州號"飛機機組, 從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 途徑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奉天( 遼寧) 、浙江、福建等11 個省, 先後在武漢、南京、北平、瀋陽、天津、上海和廣州等7 個城市降落, 歷時38 天, 實際飛行時間49 小時, 空中航程3606 公里[30]。11 月29 日, 由廣東航空處副處長陳慶雲、飛機隊隊長黃光銳、航空學校校長周寶衡和機械師梁慶銓組成的" 珠江號"北上飛機機組, 從廣州大沙頭水上機場起飛, 途經汕頭、福州、寧波、上海、漢口、長沙、桂林和廣州, 作沿海面、江河長途飛行, 歷時23 天, 實際飛行時間31 小時,空中航程3560 公里[31]。廣東航空隊進行的兩次長途飛行, 在全國數屬首創, 飛經10多個省, 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 張學良、馮玉祥等親自到機場迎接, 各地報刊也大加報導。兩機組完成長途飛行後, 廣東各界舉行慶祝大會和較大規模群眾遊行。一時廣東航空隊名聲大噪。這兩次長途飛行是在飛機上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 地面沒有導航設置, 飛行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完成的, 其成功實屬不易。不僅創造了中國航空新紀錄, 起到了宣傳和普及航空知識的作用, 而且也為以後的國內長途飛行和飛行部隊的空中轉場飛行奠定了基礎。
1929 年2 月, 蔣介石借調停" 湘案"為名, 電請李濟深北上, 李對蔣的電請疑慮甚重。廣州軍閥陳濟棠、陳銘樞為稱霸廣東, 早想排斥李濟深, 故力勸李濟深北上。3月12 日, 李濟深到達南京。21 日, 蔣介石把李濟深軟禁于南京湯山。蔣介石立即任命陳濟棠為第8 路軍總指揮, 陳濟棠掌握廣東的軍政大權。1931 年初, 蔣介石與南京政府立法院長胡漢民矛盾尖銳化, 發生" 約法之爭"。2 月28 日晚, 蔣介石以議事為名, 將胡漢民扣押。3 月1 日, 胡漢民被迫辭職, 被蔣介石軟禁于南京湯山。一直得到胡漢民支持的廣東軍閥陳濟棠聞訊後, 立即聯合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反蔣。同時, 與蔣介石有矛盾的各派系領袖, 如汪精衛、孫科、李宗仁、肖佛成、鄒魯、鄧澤如等雲集廣州, 於5 月成立國民政府, 與南京政府分庭抗禮。原廣東第8 路軍所屬部隊擴編為第一集團軍, 由陳濟棠任總司令。廣東國民政府同時成立了獨立於陸軍的海軍、空軍總司令部, 以示廣東國民政府是擁有陸、海、空三軍的強大政府。1931 年6月, 廣東空軍總司令部成立, 共轄兩個大隊, 5 個飛機隊[32]。由張惠長任總司令, 黃光銳任參謀長兼第一飛機大隊司令, 胡漢賢任大隊參謀長, 下轄一、二、三隊, 分別由鄧粵銘、丁紀徐、陳友勝任隊長; 胡錦雅任第二飛機大隊司令, 陳卓林任大隊參謀長, 下轄第四、五飛機隊, 分別由譚壽、劉植炎任隊長。每隊又下轄三個分隊。第一隊, 每一分隊裝備可塞型偵察機4 架, 共12 架; 第二隊, 每個分隊裝備波音驅逐機4 架, 共12架; 第三隊, 每分隊裝備韶關飛機廠製造的復興號轟炸機4 架, 共12 架; 第四隊, 每分隊裝備亨克重型轟炸機3 架, 共9 架。此時, 廣東空軍總司令部共裝備作戰飛機60餘架。廣東航空學校改名為空軍學校, 由楊官宇任校長, 林副元任教育長。梅龍安任東山飛機製造廠廠長。空軍獨立於陸軍和海軍的體制編制, 在中國軍隊發展史上, 廣東空軍總司令部是第一次。
1932 年初, 出現了所謂" 寧粵合作", 廣州的國民政府宣告撤銷。4 月, 陳濟棠把空軍總司令部, 降為空軍司令部隸屬於陳濟棠指揮的第一集團軍。原空軍司令張惠長卻極力反對, 並" 運動第二飛機大隊司令胡錦雅, 第一飛機隊長鄧粵銘, 第五飛機隊長劉植炎, 航校校長楊官宇共同棄職而去"[33]。陳濟棠只得重組廣東空軍司令部。由黃光銳任空軍司令, 胡漢賢任參長( 同年7 月林福元接任) 。陳秀任技術處長, 梁宗一任經理處處長, 楊官宇代理航空學校校長( 不久胡漢賢接任) , 梅龍安任飛機廠廠長。編制6 個飛機隊, 每隊又分3 個分隊, 共18 個飛機分隊。飛機第1 隊隊長譚壽、副隊長胡其選, 第1 分隊長周蓮如, 第2 分隊長周炳明, 第3 分隊長林佐; 第2 隊隊長丁紀徐、副隊長郭漢庭, 第4 分隊長陶佐德, 第5 分隊長吳汝鎏, 第6 分隊長楊國柱; 第3隊隊長曾漢棠、副隊長劉益國, 第7 分隊長薛輯, 第8 隊長伍子鴻, 第9 分隊長黃幃賢; 第4 隊隊長謝莽、副隊長馬廷槐, 第10 分隊長陳俊, 第11 分隊長李益飛, 第12 隊長盧譽衡; 第5 隊隊長吳建文、副隊長張其賢, 第13 分隊長司徒雷, 第14 隊長吳元沛, 第15 隊長李可斌; 第6 隊( 教導隊) 隊長鄧粵銘( 後馬廷槐接任) 、副隊長莊迪華, 第16 隊隊長盧久, 第17 隊長葉柄, 第18 分隊長徐燕。航空學校飛行主任甯名階, 飛行教官華浩、劉錦濤、徐光甬、鄧伯強、鄧梓超、胡祖愛、劉炯光、羅德星、方景山、鄭同齡、彭仲雲等[34]。不久, 廣東航空司令部又擴編為7、8、9 三個隊, 各隊人員多數從航空學校第3、4 期畢業生和歸僑人員中選拔。並開辦了空軍軍官訓練班, 調譚壽負責, 專門聘請美國狄斯、萬華、泰勒, 英國馬裡教官。訓練班分驅逐系、轟炸系及通訊系。受訓軍官均從各隊抽調而來, 主要進行高級飛行培訓。
1932 年" 一.二八"淞滬戰爭爆發。2 月初, 廣東空軍以丁紀徐、謝莽為正副隊長,率領一隊驅逐機( 約15 架飛機) 北上, 支援19 路軍抗戰[35]。分隊長為陶佐德、吳如鎏、容章炳, 飛行人員有梁達文、劉沛然、餘彬傳、陳信源、林振亞, 以及早先編入中央空軍的原廣東飛行員黃毓沛、黃毓銓、黃普倫、余正平、蔣孝棠、趙甫明、朱達先等。期間, 飛行員滿腔愛國熱忱, 英勇奮戰, 趙甫明肺部中彈不治光榮殉國, 黃毓銓在戰鬥起飛中犧牲, 這是我國空軍在抵抗外來侵略的空戰中最早為國捐軀的飛行員[36]。1934年, 廣東空軍為擴充實力, 又將各機隊改編為中隊, 準備成立三個大隊, 每大隊統轄3個中隊, 每中隊直轄3 小隊, 每小隊裝備飛機3 至4 架, 根據需要, 最多可裝備5 至6架。一般情況下, 驅逐機小隊每小隊3 架, 重轟炸機小隊每小隊3 架, 輕轟炸機小隊每小隊4 架, 偵察機小隊每小隊5 至6 架。此時廣東空軍驅逐機主要裝備的是美式波音和霍克飛機, 重型轟炸機主要裝備的是美式克加飛機, 輕型轟炸機主要裝備的是廣東自製的復興號、羊城號飛機, 偵察機主要裝備的是美式可塞飛機[37]。
1936 年3 月, 廣東軍閥陳濟棠利用廣東海外華僑眾多、經濟發達等得天獨厚的條件, 大力發展其軍事力量。陸軍部隊已達15 萬人, 空軍人才濟濟, 飛行部隊已編制了3 個大隊9 個中隊, 飛行員200 多人。作戰訓練飛機已達100 多架, 廣東境內機場眾多, 達到20 多個。廣東空軍雄厚的實力, 其規模與當年東北航空隊不相上下, 但飛行員的技術水準和裝備水準比東北航空隊要高。其作戰能力完全可與此時蔣介石的中央空軍相抗衡。因此, 廣東空軍對陳濟棠的廣東政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對蔣介石的南京政權也構成了威脅。
1936 年初, 蔣介石迫於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壓力, 在調集重兵向兩廣進逼的同
時, 加緊對陳濟棠為首的兩廣軍閥內部進行收買和分化。其中, 對陳濟棠的廣東空軍倍加重視和" 關照"。
早在1928 年冬, 廣東航空隊進行了兩次成功的長途飛行後, 蔣介石就對廣東的航空隊的發展非常注意, 千方百計肢解廣東航空隊, 並收買廣東的航空人員為己用。1929 年, 蔣介石南京軍政部成立航空署, 把署長一職委任給當時在全國名聲很大的張惠長, 企圖通過張惠長分化收買和拉攏廣東航空隊。張惠長北上就職, 帶走了航空隊飛行員10 多人, 分派在航空署航空班任教官和飛行員[38]。由於張捨不得廣東地盤, 仍兼任廣東航空處處長。並利用南京航空署長的職權將廣東航空學校校長周寶衡撤職, 而自兼校長, 從而引起了廣東航空隊派系矛盾激化, 內部秩序一片混亂。一時, 廣東航空隊掀起一個反對張惠長的罷飛罷課潮, 一度對廣東航空隊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39]。
張惠長背靠蔣介石南京政府, 對廣東航空隊內部橫加干涉, 導致廣東航空隊諸多
人員的強烈不滿和極力反對。但是張惠長不僅沒有收斂, 反而向南京蔣介石政府告狀, 造成了以丁紀徐為首的廣東航空隊教官、學員、飛行員等100 多人離開廣州, 出逃到港、澳躲避。蔣介石乘機派宋子文到澳門拉攏丁紀徐等人, 就此丁紀徐等廣東航空隊一批飛行員加入蔣介石中央航空隊, 先後奉命參加中原大戰。中原大戰結束, 蔣介石為拉攏廣東航空隊飛行員, 將周寶衡、丁紀徐提拔為南京中央航空隊第6 隊隊長、副隊長[40]。
1931 年初, 寧粵分庭抗爭, 許多原廣東航空隊的飛行員不滿南京中央航空隊江浙派的排斥, 先後駕機南飛廣東, 蔣介石使盡伎倆拉攏廣東骨幹飛行員。如蔣介石派宋子文, 用10 萬元支票收買丁紀徐[41]。1932 年5 月, 丁紀徐參加淞滬抗戰後, 蔣介石在南京親自召見丁紀徐等廣東飛行員, 還派南京航空署署長送5000 大洋給丁紀徐,再一次對丁紀徐拉攏收買。是年春, 陳濟棠派黃光銳、丁紀徐、梅龍安、張子璿等赴美考察航空。即將動身之前, 黃秉衡忽抵廣州, 把蔣介石的親筆信和一本電報密碼交給丁紀徐, 希望丁投效蔣介石[42]。可見, 長期以來, 蔣介石對廣東, 包括廣西軍閥始終視為心腹大患, 從未停止過對兩廣軍事力量, 尤其是對空軍部隊的分化、拉攏和收買活動。蔣介石的這種活動實際上一直使得廣東空軍矛盾重重, 內部傾軋不斷, 直接為蔣徹底瓦解廣東空軍打下了基礎。
1936 年5 月, 蔣介石派王寵惠借胡漢民弔喪為名向廣東陳濟棠攤牌, 逼陳交權的同時, 又指使南京教育長朱家驊, 借弔祭為名, 策反廣東空軍。朱家驊通過在廣東空軍任航空學校主任的張雲( 曾與朱留法同學) , 拉攏黃光銳投蔣, 並留下電報密碼,要求黃待機行動。但黃光銳為了保全既有的權利、地位, 無意斷然行事, 而採取觀望態度。
不久, 蔣介石又特派特務頭子戴笠、鄭介民等攜帶钜款赴港, 進行收買廣東空軍活動。首先, 他們利用廣東空軍航空學校第六期甲班畢業分配在部隊的部分飛行員,已入隊服役兩年仍授空軍少尉級未得晉升, 對延長見習期限極為不滿之機, 以升官發財( 每機獎金2 萬元和每人升一級) 為誘餌, 唆使第四期畢業的陳振興拉攏同學黃志剛等一批人, 進行反陳投蔣煽動收買活動。
1936 年7 月2 日, 廣東空軍第二中隊飛行員岑澤鎏、黃居谷、蔡志昌等駕美制" 波音P26A"型單座驅逐機三架, 第五中隊所屬美制" 道格拉斯"輕型偵察轟炸機四架, 由飛行員黃志剛、陳寵文、馬維棟、譚卓勵、劉志英、黎延萱、羅承業等駕駛, 由從化、天河兩機場分別編隊起飛, 直航南昌機場著陸。其中一架" 道格拉斯0型機留有一個座位,原想挾其中隊長敖倫同去, 因事倉卒未能實現。此外, 第六期畢業生潘澤光、余平想、李德標、鄧華高、朱均球、潘作霖、葉子雲、封仕強、廖穆科、蕭翔、何蔚文等11 人, 繞道香港乘船北上投蔣。他們投蔣後, 除岑澤鎏、黃居谷、蔡志昌三人編入中央空軍驅逐機隊外, 其餘以黃志剛、余平想為正副分隊長, 新編為" 中央"空軍第十五中隊。
7 月10 日, 南京出動諾斯羅浦式轟炸機3 架, 在廣州上空散發傳單, 發動政治攻勢, 使廣東空軍人心浮動。黃光銳借此機會向陳濟棠請示: 解除機場戒嚴令, 恢復機場戰備狀態。否則, 遭受南京轟炸, 我飛機關閉在機庫內, 無法及時對付敵機轟炸, 後果不堪設想。陳濟棠同意了黃光銳的請示。黃光銳乘機先後下令駐韶關、從化兩機場的第二、四、五、六等中隊, 迅速調回白雲機場集中。7 月16 日晚, 黃光銳召集各單位負責人會議, 發出北飛投蔣的絕密口頭命令。次日下午, 黃光銳又對全體飛行人員訓話, 明確要求全體廣東空軍人員做好棄陳投蔣的一切準備。7 月18 日淩晨, 黃光銳、陳卓林、胡漢賢, 分乘3 架教練機, 由第五中隊長吳劍文、教官梁慶銓、飛行員容兆明等駕駛飛往香港啟德機場。隨之, 廣東空軍除留在工廠、空軍部隊不能起飛的飛機( 其中1 架菲利霍斯飛機起飛後, 因發動機故障, 失速墜地, 機上胡存心、劉國權、張瑞邦3 人均受重傷, 因未及時獲救而死亡) 之外, 其餘悉數北上投蔣。
廣東空軍北上投蔣的73 架飛機陸續在曲江機場降落。當晚, 粵軍第一軍軍長餘漢謀在韶關軍部歡迎120 餘人北飛人員。蔣介石得知廣東空軍北飛行動後, 認為廣東問題已經解決, 即上廬山避暑。並命令南昌空軍總指揮毛幫初迅速安排廣東空軍飛抵南昌, 然後邀全體人員上廬山" 謁見"。餘漢謀也曾多次接到蔣介石來電, 催促廣東空軍人員飛抵南昌, 但當時廣東空軍大多數人員不願離開廣東, 希望追隨餘漢謀回師返粵。7 月20 日, 餘漢謀轉達南昌命令, 要求廣東空軍克日飛往南昌。即日73 架飛機飛往江西吉安, 落地加油後飛抵南昌。不久, 黃光銳、胡漢賢、陳卓林等帶領赴港人員, 繞道到達南昌。
自廣東空軍北上後, 陳濟棠自感大勢已去, 即日下午宣告下野[43]。
廣東空軍留在廣東航空學校的教練機和學員以及空軍陸戰隊人員, 東山、韶關兩機場飛機工廠自造的羊城號和復興號飛機約40 架, 美制的霍克Ó型30 架, 伏爾提型20 架( 還未裝配竣工) , 還有放置在天河機場正在裝配中的德國製造亨格爾型中程轟炸機6 架, 各種教練機10 多架等[44]。7 月23 日, 餘漢謀返回廣州後, 蔣介石即派陳誠、周至柔、陳慶雲等到廣州接收, 廣東航空隊就此瓦解。
在此期間, 國民黨新軍閥航空隊, 除廣東外, 還有廣西、雲南、湖南、四川等地的國民黨新軍閥都一轟而上, 興建過規模不一的航空隊。
1924 年, 李宗仁、黃紹、白崇禧, 在廣州大元帥府的支援下, 先後打敗舊桂系軍
閥陸榮廷、沈鴻英和雲南軍閥唐繼堯等, 於1925 年統一廣西, 其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 形成了以廣西為基地的國民黨桂系新軍閥。1927 年3 月, 白崇禧率領北伐軍東路軍攻入上海, 接收了孫傳芳的航空隊, 成立國民革命軍東路軍航空司令部, 由劉沛泉任司令, 張維任副司令, 陳棲霞任參謀長, 下轄兩支航空隊[45]。此後, 白崇禧西征討伐唐生智, 蔣介石下令撤銷東路軍航空司令部, 飛機歸併南京國民軍總司令部航空處, 白崇禧被迫把剛得到的飛機和飛行人員, 立即放手轉交。
1927 年10 月底, 蔣介石組成" 西征軍"討伐武漢唐生智。11 月,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奉命率部攻入武漢。武漢唐生智的航空處被桂系接收, 成立第四集團軍航空處,以張維為處長, 胡百錫、葛世平為科長, 楊鶴霄為飛機隊隊長, 並從國外購買萊因式飛機4 架。1929 年, 蔣桂戰爭爆發, 桂系失敗, 李宗仁、白崇禧在武漢的飛機和人員, 全部被蔣介石" 編遣"[46]。
1930 年, 桂系在中原大戰中又遭失敗後, 李宗仁、白崇禧退守廣西, 決心創辦以廣西為基地的桂系航空隊。1931 年, 李宗仁、白崇禧借廣西省政府建立民航局為名義, 規定在軍政機關、學校等職員中認購股份籌款。錢籌到手後, 李宗仁、白崇禧立即將民用航空局改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航空處, 並將該處由南寧遷往柳州[47]。由於當時廣西缺少航空人才, 航空處主要人員均來自廣東。處長聘請原廣東航空處處長林偉成擔任, 航空處設教務、總務、機務三科及飛機隊。司徒靄任教務科科長, 陳善任總務科科長, 余培任機務科科長[48]。
李宗仁、白崇禧為了使桂系儘早形成一支有較強戰鬥力的航空隊。在航空處成立之初, 經林偉成介紹, 利用廣西民用航空局集資的錢款立即向香港遠東航空公司購買英國一大批各類飛機。計有: 亞維安雙座初級教練機30 架左右, 吉的雙座中級教練機6 架, 亞拉士雙座偵察機3 架, 阿姆斯壯單座驅逐機2 架, 窩拔地雙座型轟炸機4 架, 風速旅行機1 架; 還購買了法制阿弗羅雙座高級教練機5 架。除購買飛機外, 還購買了機槍、炸彈、照相器材等裝備和附屬設備, 招聘了一批外籍飛行教官。
李宗仁、白崇禧創建桂系航空隊的過程中, 一開始就特別重視航空人才的培養和航空學校的建設。曾一度送英國學習航空機械的學生有4 人, 送德國學飛行的有1人。1931 年秋, 還從陸軍中考選20 名下級軍官前往廣東航空學校第六期學習飛行。
1933 年初, 廣西桂系航空學校成立, 由第7 軍軍長廖磊兼任校長, 航空處處長林偉成兼任副校長, 曾留學英國和日本學習飛行的廖濟群任教育長。廣西航空學校共開設飛行和機械兩個專業, 前後共畢業2 期學員, 其中飛行學員共49 人, 大多數都補充到桂系航空隊。
1933 年春, 桂系第四集團軍航空處正式建立飛機第一隊。甯明階任隊長, 吳汝鎏任副隊長, 下轄驅逐、偵察、轟炸三個分隊, 由鄧沃權、鄭梓湘、李一飛任分隊長。每個分隊編制飛行員10 餘名, 全隊共40 人左右, 主要來自廣東航空學校第六期的廣西畢業生。裝備驅逐機、偵察機、轟炸機20 多架。桂系航空隊初具規模。
1933 年12 月, 李宗仁向英國和德國訂購軍用飛機9 架。1934 年, 李宗仁又向日本購買作戰飛機10 多架, 其中九一式飛機作戰性能較優秀, 企圖進一步擴充航空隊。
1935 年春, 桂系飛機隊改為飛機教導隊, 寧明階、吳汝鎏仍任正副隊長, 下轄三個隊。第一隊驅逐機隊, 第二隊偵察機隊、第三隊轟炸機隊, 每隊又分三個飛機分隊。一年後, 桂系飛機隊又擴充為教導大隊, 下轄四個隊。是年6 月, 兩廣發動抗日倒蔣事變。蔣介石對廣東航空隊進行分化、拉攏和收買的同時, 對廣西飛機教導隊也採取了相同的伎倆。8 月16 日, 第二隊隊長李一飛、第三隊隊長鄭梓湘率部分飛行員飛到廣州, 投靠南京蔣介石。並通電譴責李宗仁、白崇禧。隨後, 廣西航空學校校長林偉成和飛機教導大隊長寧明階駕吉的型教練機飛往香港投蔣[49]。桂系立即將剩下的吳汝鎏等10 多名粵籍飛行員停飛看管, 桂系航空隊從此全部掌握在廣西飛行員手中。
1937 年夏, 抗日戰爭爆發, 李宗仁、白崇禧部隊編入抗日部隊序列, 由原來第四集團軍改編為第五路軍。桂系飛機教導大隊劃歸為第五路軍, 共四個隊, 一、二、三隊為驅逐機, 第四隊為轟炸機隊, 每隊飛行員13 人, 每隊裝備飛機10 ) 20 架, 全大隊共有飛行員約50 人, 飛機40 架左右。1939 年9 ) 10 月間, 廣西第五路軍飛機教導大隊歸併國民黨南京政府, 編為四個中隊, 由吳汝鎏率領北上抗日。同時, 蔣堅忍率中央航校人員到柳州接收了廣西航空學校和航空工廠。廣西國民黨新軍閥李宗仁、白崇禧苦心經營6 年的桂系航空隊就此結束。
雲南軍閥在混戰時期也存在一支航空隊, 但規模較小, 作戰能力較弱。1922 春,雲南老軍閥唐繼堯重新掌握雲南大權, 開始使用廣東劉沛泉為其籌畫創辦航空隊。1922 年秋, 劉沛泉從廣東招攬了一批航空人員到昆明, 又通過香港訂購貝來蓋飛機6架[50]。唐繼堯隨即成立航空處, 由劉沛泉任處長。下轄兩個飛機隊, 由廣東人王狄仙、司徒鵬等人任飛行員。航空處設在昆明市翠湖高等軍事學校舊址, 將巫家壩陸軍操場改建了飛機場, 撥出陸軍一部分營房作為飛機隊辦公室和修理工廠用房。1923年初, 唐繼堯為了擴充飛機隊隊伍, 又成立了雲南航空學校, 校長由劉沛泉兼任, 教官均由飛機隊飛行員兼任。隨後, 唐繼堯又聘請法國空軍上尉阿爾彼得為顧問, 少尉弗郎西斯、準尉瑪律丹為教官, 並還聘請12 名越南技術人員負責飛機修理工作。就此,較長時間內, 唐繼堯航空隊大權落到法國人手中。期間, 又以劉沛泉非軍人出身, 不懂航空業務為由將其解職。由留日生王肇基接任處長, 保定軍校畢業的高向春為會辦。1924 年, 雲南航空處撤銷, 改組為雲南航空隊, 任命留法學習冶金工業的柳希權為隊長, 在美國學習土木工程的段緯為隊副。柳、段二人不懂軍事航空, 只懂法語, 航空業務均聽從法國顧問, 從此, 法國人完全控制了雲南航空隊。1926 年, 唐繼堯野心勃勃, 公開搞" 國家主義0, 企圖當" 西南王"。所以, 大搞嚴肅軍紀, 整軍備戰。一度,唐繼堯任命其弟為訓練總監, 李少川為副總監。解除了航空隊隊長柳希權的職務, 由李少川兼任航空隊隊長, 李識韓任副隊長。二李主持雲南航空隊, 擬定立即購買一批新式飛機, 加緊培養航空人才的雲南航空隊發展計畫。但由於唐繼堯不斷對外用兵,財政困難, 計畫未能實現。
1927 年, 雲南發生" 二六政變", 唐繼堯下臺。1928 年, 南京政府委任龍雲為雲南省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38 軍軍長。龍雲主政雲南, 更為重視航空隊建設。1928 年7月, 龍雲乘蔣介石要其出兵廣西, 委任他為討逆軍第10 路總指揮之機, 將原雲南航空隊擴編為討逆軍第10 路航空司令部。任命劉沛泉為司令, 張元養為副司令。編制兩個航空隊, 陳棲霞任第一隊隊長, 李法融任副隊長; 張汝漢任第二隊隊長, 李嘉明任副隊長。李保、李煊、雲敦信、張丕茲、黎世宣、劉從仁、徐元敏、龔景明、張運雯、鄒祖丞、陳定川、羅晉、唐錦標、杜聯華、李銑、劉人淑、牛耀先、陳文彬、王鑫元、王嘉綏、王汝福、楊恒發、王興度、羅照藜、趙達、李祖芬、美潤初等任飛行員[51]。
龍雲擴編航空司令部, 純屬虛張聲勢, 目的是向蔣介石要錢, 但蔣介石深知龍雲的心思, 拒絕向雲南航空司令部撥款。不久, 龍雲只得將討逆軍第10 路航空司令部改為討逆軍第10 路航空隊。1934 年10 月, 中央紅軍被迫轉移, 開始長征。1935 年2月, 紅軍進入川滇境內, 蔣介石任命龍雲為中央" 剿匪0軍第2 路總指揮, 航空隊也改稱中央" 剿匪"軍第2 路航空隊。隨後, 龍雲又被任命為滇黔綏靖署主任, 他的航空隊相繼改稱為滇黔綏靖署航空隊。期間, 龍雲的航空隊多次起飛出擊, 配合陸軍, 偵察襲擊紅軍部隊。
1933 年間, 雲南航空學校第三期學員畢業時, 龍雲航空隊擬訂過組建一個混合大隊( 兩個戰鬥機中隊, 一個轟炸機中隊) 的計畫, 準備加大雲南航空隊發展步伐。由於當時雲南財政困難, 只得採用全省內進行" 航空募捐0的辦法, 共籌集航空經費800萬元。蔣介石在雲南指揮" 追剿0紅軍期間, 得知龍雲發展航空隊計畫, 多次要求龍雲放棄自辦航空隊的計畫, 強調雲南需要使用航空隊, 由中央派遣。雲南財政困難和迫於蔣介石的壓力, 1936 年間, 龍雲停止實施混合大隊的計畫, 並將800 萬元航空募捐款向法國龍東公司購買了一批步槍、機槍、山炮和其他軍用器材, 裝備陸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 南京政府以統一抗戰名義, 下令將雲南航空隊歸併航空委員
會, 蔣堅忍奉命接收雲南航空隊, 龍雲無奈。至此, 歷時15 年, 前後購買飛機30 餘架, 培養飛行員100 多人、機械員80 多人的雲南軍閥航空隊宣告結束。
湖南軍事航空基礎較差, 一直到國民黨軍閥何鍵控制湖南後, 才逐漸建立航空
隊。1918 年7 月, 湘軍總司令程潛組織航空隊, 任命華僑飛行員譚楠芳為隊長, 歐陽霖為副隊長[52]。這是湖南歷史上第一支航空隊。1926 年8 月, 北伐軍航空隊在途徑長沙時, 在長沙北郊新河建立一個方圓300 米左右的草坪機場, 這又是湖南歷史上的第一個機場。1929 年2 月, 國民黨南京政府第四集團軍( 總司令李宗仁) 35 軍軍長何鍵[53], 依靠桂系軍閥的力量, 趕走了親蔣的湖南省主席魯滌平, 一舉控制了湖南。是年3 月蔣桂戰爭爆發, 桂系軍閥節節敗退, 何鍵又投蔣反桂。不久, 南京政府委任何鍵為湖南省省主席。何鍵為了鞏固其在湖南的地位, 開始向廣東軍閥學習, 積極籌辦一支航空隊, 以增強湖南軍事實力。
1930 年秋, 何鍵向湖南省政府提出湖南建立航空隊的建議, 省政府會議很快議
決, 任命留法學習飛行的黃飛負責籌辦, 派胡昱、左紀楨等籌辦。黃飛一面聯繫購買飛機、器材, 一面加緊擴建新河機場。
1931 年1 月, 湖南航空處正式成立, 黃飛任少將處長, 設有秘書室、總務科、航務科及飛機修理廠, 編制人員109 人, 軍官41 人, 士兵68 人。經費由省政府支撥, 每月經費2 萬元。航空處購買可塞、費爾卻、林可克、萊因式飛機各2 架, 摩斯式飛機6架。其中可塞和林可克式飛機是當時較好的戰鬥機, 入關時被海關扣留, 由南京中央政府強行收購。是年3 月, 又增購摩斯式飛機8 架、波絲摩斯式飛機2 架。1933 年6月, 又購買瓦可式飛機1 架。
1931 年2 月, 湖南航空處正式組建航空隊。共分2 隊, 第一隊隊長嚴瑤圃、副隊
長晏篤周, 第二隊隊長林安、副隊長李希明。每隊轄2 個分隊, 第一分隊長馬愷福, 第二分隊長劉中檀, 第三分隊隊長馮保倫, 第四分隊長馮升雲。每隊編制飛行員8 人,招聘國內外各航校畢業生擔任。每隊裝備可塞、費爾卻、萊因飛機各1 架, 摩斯飛機4 架。為了滿足航空隊對飛行員的需要, 湖南航空隊建立之初, 一部分飛行員兼任航空處開辦的航空訓練班的飛行教官。1933 年8 月, 航空處開辦的航空訓練班畢業學員見習期滿, 又增編航空第三隊, 以李希明為隊長, 陳國昌為隊副, 駐紮萍鄉。
湖南航空三隊建立後, 就對湖南、江西西部地區的紅軍部隊進行轟炸。1933 年
10 月3 日至15 日, 駐紮萍鄉的航空隊對萍鄉、麻山一帶紅軍進行轟炸。之後, 航空三隊全力出動配合湖南陸軍對蓮花、永新、瀧市、修水、銅鼓、高安、洪江等地的紅軍進行空中襲擊, 給紅軍造成一定的傷亡, 航空隊在遭紅軍輕武器對空射擊中也損失了數架飛機。
何鍵的湖南航空隊除執行鎮壓紅軍的任務外, 還經常在何鍵的指揮下, 派飛機在
湖南、江西、湖北、貴州等省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1934 年7 月, 航空處黃飛與林安駕駛1 架萊因式飛機販毒, 在漢口落地加油時被查獲, 震動全國, 黃飛被送往南昌行營監禁。不久, 蔣介石下令將黃飛槍斃[54]。
是年10 月, 蔣介石借" 黃飛案"下令撤銷何鍵苦心經營的湖南航空處, 湖南航空
隊的人員和飛機歸併中央, 湖南何鍵的軍閥航空隊就此消失。
四川航空隊建設, 是從國民黨軍閥劉湘開始的。1915 年護國戰爭爆發, 袁世凱派曹錕入川鎮壓蔡鍔的護國軍, 曹調飛機一隊, 由王鶚任隊長, 吳經文、金賢、金世中、錢乃斌、胡文彬、馬恩錫等飛行員抵達重慶, 奉命配合北洋陸軍入川作戰。<巴縣誌>說: 這是" 渝市天空見飛機之始"。
北伐戰爭期間, 四川劉湘、劉文輝的部隊接受改編, 劉湘任國民革命軍第21 軍軍
長, 劉文輝任國民革命軍24 軍軍長, 劉湘為了主蜀, 決心增強軍事實力, 其中興辦航空隊成為劉湘擴軍備戰的重要內容。
1928 年, 劉湘派吳蜀奇赴法國購買飛機, 並派易維祺、李則循和在法工作的吳宥
三、閻成章4 人學習飛行。是年吳蜀奇購得波特斯式飛機2 架和零件配件、機關槍、照相機等運回重慶, 因無人駕駛, 只得封存庫房。1929 年, 劉湘在重慶東約15 公里的長江中的一個小島廣陽壩修建機場, 並向美商購買伊格布和瓦可小型飛機2 架, 請德國飛行員亨生來川試飛和空中投彈試驗, 結果亨生造成誤投軍校事故, 學生死傷100多人。劉湘隨即將亨生撤職。
1930 年末, 劉湘通過吳蜀奇將閒職在上海的蔣逵請回四川[55], 負責航空隊建設事宜, 蔣向劉湘提出了購買飛機, 招聘航空人才, 開辦航校等一系列建議。劉湘按照蔣逵的建議, 立即購買摩斯飛機4 架、費爾卻飛機2 架、波特斯25 式飛機2 架。在廣陽壩機場修建機庫3 座, 航材、油料、木材、地下彈藥庫各1 座。是年春, 21 軍航空司令部正式在廣陽壩成立, 由劉湘兼任司令, 蔣逵任副司令( 後任司令) 。司令部設有參謀、機務、副官三處和飛機修理廠, 由陳棲霞、汪武烈、李豎宇分任三處處長, 王季岡任廠長, 共轄有飛機兩隊, 由高在田、張裴然任隊長[56], 先後招聘的飛行員有李士怡、郝中和、袁送凡、陳正庭、陳神護、白象豐、李家祺等。共裝備法國、英國、美國製造的飛機12 架。
劉湘的航空司令部成立後, 首先在" 二劉戰爭"( 劉湘與劉文輝) 中發揮了空中優勢的作用。1932 年11 月, 第一次" 二劉戰爭"爆發, 劉湘的飛機隊從廣陽壩機場起飛,分兩路配合21 軍地面部隊作戰。第一隊隨軍前進, 先移駐永川, 再遷內江; 第二隊與川江艦隊協同, 先進瀘州, 然後匯合內江。二隊飛機配合陸軍和江面艦隊, 不斷實施對敵轟炸和偵察, 劉湘的21 軍形成了水陸空合圍態勢, 劉文輝的24 軍損失慘重, 不斷敗退, 第一次" 二劉戰爭"暫告一段落。1933 年秋,"二劉戰爭"又起, 劉湘航空司令部飛機隊奉命進駐內江, 每天出動飛機沿成渝公路協同地面部隊對敵地面部隊實施轟炸和偵察。21 軍的空中優勢不僅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戰役戰鬥的勝利, 而且極大地動搖了劉文輝部隊的軍心。因此, 第二次"二劉戰爭"很快以劉湘統一四川而結束。
蔣介石獲悉劉湘統一四川後, 即委任劉湘為四川善後督辦。21 軍航空司令部即
改為四川善後督辦公署航空司令部, 由蔣逵任司令。司令部移駐成都, 飛機第一隊駐重慶廣陽壩機場, 飛機第二隊駐成都鳳凰山機場。
1933 年至1934 年間, 紅軍北上進入四川, 劉湘飛機二隊協同蔣介石南京航空隊的飛機, 經常出動對紅軍實施轟炸偵察。通過"二劉戰爭"和對紅軍"圍剿"作戰, 至1935 年, 劉湘的飛機隊僅剩破爛飛機9 架, 多數已不堪使用[57]。1936 年3 月, 蔣逵因事辭職, 許多飛行員相繼離開四川, 飛機隊只得縮編為一個隊, 張裴然任隊長, 白景豐任副隊長。1937 年冬, 抗戰開始後, 劉湘航空司令部的飛機、器材和人員移交國民黨南京政府, 四川航空隊宣告結束。
國民黨新軍閥除上述的廣東、廣西、雲南、湖南、四川航空隊外, 還有幾度起伏的福建航空隊, 依附性較強的貴州航空隊, 稱霸一時的新疆航空隊等等。總之, 這一時期的國民黨各地軍閥航空隊從主觀上看, 都是為各地軍閥爭霸戰爭服務的, 但從客觀上看, 又直接為其後國民黨建立統一的空軍創造了條件。
注釋:
30. 31. 50. 姜長英:<中國航空史>,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87 年6 月版, 第167 頁、第167 頁、第81 頁。
32. <我國航空的過去現在及將來>,<舊中國空軍史資料>, 解放軍空軍學院圖書館, 第100 頁。
33. 胡漢賢:<廣東航空史略>,<舊中國空軍史料>, 解放軍空軍學院圖書館, 第167 頁。
34. <航空雜誌>第3 卷, 第3 期, 1932 年6 月30 日出版, 第19 ) 20 頁。
35. 39. 40. 41. 42. 丁紀徐:<我與廣東空軍>, <文史資料精選>, 第9 輯, 中國文史出版社, 第564 頁、第557 頁、第558 ) 559 頁、第560 頁、第556 ) 557 頁。
36. 孟力:<略論廣東航空在我國近代航空史上的地位>,<航空史研究>, 第18 期,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第8頁。
37. 38. 胡漢賢:<廣東航空史略>,<舊中國空軍史料>, 解放軍空軍學院圖書館, 第167 ) 168 頁、第166 頁。
43. 鐘錦棠:<廣東空軍反陳投蔣始末>,<舊中國空軍資料>, 解放軍空軍學院圖書館, 第175 ) 177 頁。
44. 黃嚴等:<兩廣空軍北飛內幕>,<航空史研究>第9 期,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第15 頁。
45. 46. 蔣逵:<舊中國航空見聞>,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27 輯, 第23 頁、第24 頁。
47. 48. 馮璜:<廣西航空學校>,<舊中國空軍資料>, 解放軍空軍學院圖書館, 第209 頁、第211 頁。
49. 黃嚴等:<兩廣空軍北飛內幕>,<航空史研究>第9 期,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第16 ) 17 頁。
51. 52. 劉佐成:<中國航空沿革紀略>南京飛行雜誌社1930 年9 月版, 第62 頁、第6 頁。
53. 蔣光夫:<民國軍事史略稿>, 第1 卷, 中華書局出版1987 年7 月版, 第318 頁、第319 頁。
54. 邱湘望:<中國的空軍>, 第118 期, 第8 頁。
55. 蔣逵, 四川巴縣人。
56. 57. 于楨:<航空史研究>,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86 年版, 第12 期, 第28 頁、第29 頁。
( 責任編輯 張 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