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0 03:30:52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昨天公布調查37件奶油產品結果,發現大部分標示不清,也有很多是動植物油混合油。 記者于志旭/攝影

 

董氏基金會抽查市售卅七件奶油產品,發現同樣稱為「奶油」,成分來源卻大不同,其中十八件是動物性奶油、十二件為植物性,七件為動植物混合,後兩者則皆為 人造奶油,攝取過量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等風險。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主任陳明汝表示,許多民眾以為植物性奶油不含動物性膽固醇,其實人造植物性奶油為了使原來液態的植物油成為穩定均質的固狀或乳狀,需經過氫化,過程中會產生更多反式脂肪;有些業者為了降低反式脂肪又繼續氫化,因而會產生更高的飽和脂肪。

陳明汝說,植物性奶油它常在製程中添加乳化劑、香料或抗氧化劑等,卻仍以「植物性」作為品名標示;動物性奶油成分相較於植物性奶油單純,成分通常為天然乳脂、水分及非乳脂固形物組成,部分會添加食鹽,但添加物相對少。

不過他說,無論奶油的來源是「動物性」或是「植物性」,都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攝取過量皆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董氏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各式糕點餅乾、土司、泡芙、玉米濃湯、義大利麵、牛奶鍋、焗飯、燉飯、冰淇淋、早餐店奶茶等原料都含有奶油,部分業者為節 省成本就會選用人造奶油;民眾從成分標示上僅能看到「奶油」二字,在魚目混珠下,讓消費者難以分辨確實成分,主管機關應制定相關標準,要求將「人造奶油」 如實標出。

許惠玉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購買時,應從標示看清成分、減少攝取含氫化油的加工製品,盡量避免從「奶油」攝取油脂,可選用天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堅果類或魚肉的油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