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漢翔萬里錦繡河山(五之一)

  •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1990年9月5日空軍前黑貓中隊偵察機飛行員張立義(中)返國。(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1990年9月5日空軍前黑貓中隊偵察機飛行員張立義(左)、葉常棣(右)返國,拜會空軍總部。(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前黑貓中隊隊員張立義去年出席大陸93閱兵,還帶去郝柏村抗日新書。(本報系資料照片)

編者按冷戰時期駕駛U-2偵攝大陸遭擊落倖存的張立義,去年參加北京93閱兵又成話題,當年從「殉國」英雄變成兩岸人球,如今遊走兩岸,作者認為是張在「衣冠塚」外,還有後福確幸,這或都拜當年那顆飛彈「點到為止」所賜?特別為文介紹。

張立義還到村頭遠看了他落地的地點,一群羊在那兒徜徉。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有個旺旺乳業工廠。1965年1月10日,晚8點半,這裡突然冒出3道火燄,薩姆-2號飛彈發射,打破了田野的寧靜,附近村莊居民都聽到巨響。

獲重生西一間房村

去年9月,西一間房村,大家興奮的擠在村民董二黑的家裡,看一位天外來的稀客,他送來了一隻錶,還有1萬人民幣,錶盒上寫著:「董弟:50年前,2萬公尺,錶落雪地。您家人拾來還我。那錶,永遠在我心中,滴答的走著。今天,我拿隻錶來還願。漢翔萬里,錦繡河山;故國雨露,存歿兩沐。張立義。2015年9月5日」

50年前那是陰曆臘月初十左右,張立義,36歲,駕著U-2高空偵察機,飛向包頭偵照,到了距目的地50公里的薩拉齊,一個介於黃河與大青山之間的小鎮,張立義看到飛機的雷達出現了反飛彈偵測的光點警訊,但很微弱,他沒在意。但不一會兒,突然一陣強光,接著轟一聲,機艙一片漆黑,他知道被飛彈擊中,立刻按彈射椅跳出機艙,人隨即昏迷了。

他在空中掉下近20公里,才被開傘震醒,眼罩上都是霧,他抹了抹,看清楚,上面一輪明月,知道自己活了過來,然後一陣痛,落地了。

他看下錶,8點50分,當時零下20多度,地上鋪著一層皚皚白雪。他掉的地方叫沙海子,湖都凍了,他就把降落傘包住身體,半睡半醒的度過了一晚。早上好不容易挨到曙光初露,他看到了遠處有戶人家,就蹣跚的走過去,當時腳已凍腫,鞋子都穿不回去了。

到了村莊第一家,他去敲門,剛好這家的女人起床開灶。她一打開門,看到個頭上套著瓷盔的怪人,馬上嚇得關門。張立義又敲了幾下,這時門再打開,一個男人讓他進來。張一進門,就像根棍子般的癱倒昏睡在炕爐旁。

這家人姓董,男叫董吉招,女叫劉俊嬋,炕上還睡著個4個小孩,男人是民兵隊長,昨晚被叫去搜索了一晚上,找不到人,收隊回家睡覺,沒想到這個目標早上自己找上門來。

張立義昏睡了不久,民兵就來把他抓到村裡一棟房子,給他換上百姓衣服,做了簡單的敷藥包紮,給了熱食,下午兩點,有軍車來把他載到首府呼和浩特的醫院。當時沒有路,車子就在曠野中跑。

空軍派來照顧軍官叫葛棣,他一再叫張立義安心,說依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政策,要「善待俘虜,不得無禮。」張就與葛棣一起生活了3個月,同吃同睡。

兩天後飛到北京,張傷得很重,爆彈是在右方,點到為止,機未解體,張的右手臂有些皮肉傷,肩部有2個拇指大的彈片打入,但嚴重的是眼睛極度充血,腿部凍傷,可能要截肢,後來打了一種藥,極痛,但血通了,腿保住了。當年春節,他就在病床上度過。

葛棣送來了一隻錶,這是張立義在美國受訓時得的軍用錶,有兩隻,一隻送給妻子張家淇,一隻摔下來給董太太撿到。張立義說誰撿到就送給誰吧,葛棣說必要物歸原主。但錶壞了,張拿去北京錶店修,店家一看美軍錶,敵貨,拒修,後來到南京,才得修好。

待1990年張立義到台灣,漢翔航空公司送了他與另一被擊落的U-2飛行員葉常棣各一隻紀念錶,這次他就把漢翔這隻錶送給了董家。漢翔公司現在又說要重啟爐灶為台灣建教練機。

董氏夫婦及長子已去世,只有二黑、三黑及女兒,他們當時10歲左右,都還有印象。這個農村改變不大,U-2飛行員掉到村子裡的事一再傳述,好像人人都親見過。張立義來訪,全村在村長帶領下熱烈歡迎,董家被擠得水洩不通。張立義還到村頭遠看了他落地的地點,一群羊在那兒徜徉。

張的編號3512飛機,左翼折斷,仍往前衝了好遠才掉地,現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展示的基本就是這一架。當年4架被擊落的U-2曾一起展示。張立義這次來參加大陸閱兵,他的心願有4個,就是參觀這架飛機,會見當年陪同他的空軍幹部,到薩拉齊看他被擊落的地點,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刻在牆上他父親的名字。

父南京遇難投軍校

日軍打下松滬向南京進逼時,張立義與母親哥哥都已避難到淮安的外祖母家,但他父親要回南京去看他家的店鋪,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城,他父親躲在外國人避難所兩天,以為沒事,出來就被抓走失蹤。

張立義7歲就開始隨哥母逃難,輾轉到重慶。後來報考空軍幼校,才13歲,通知錄取時他在哥哥家裡玩,要立刻去成都報到,結果他連家都不得回,未得見下母親,以後一別27年,到1970年,周恩來批准他下放南京老家,母子才重逢。張立義說他能與母親同活12年到她逝,也算是因俘得福。

(待續)

(旺報)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文革時期未受波及(五之二)

 
  •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殘骸。(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先生到航空烈士公墓致意。(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中國時報》於2015年9月3日報導黑貓中隊張立義故事。(作者提供)

有次學《毛語錄》心煩,他一丟,說這有什麼意思?對這些舉動,葛棣都來好言相勸,最多說:「要注意身分。」張才警覺到自己是戴罪之身。

此所以,張立義對能參加抗戰70年閱兵很高興。《中國時報》在九三那天刊出了張立義的訪問,他說中國人經歷如此的苦痛獲得抗戰勝利,實在值得紀念。他家深受日本侵略之害,他為抗日入空軍幼校,結果沒打到日本,反成了內戰中的尖兵。這次國家紀念抗戰,他一定要來參加,也說連戰義無反顧,值得敬佩。

 

張立義腿不好,要靠輪椅,驕陽下在長安大街閱兵前排坐5小時,與高志航、杜聿明的子女同席,對國力的增進感奮不已。張立義與空軍副司令孫平以前駕F-86、F-104機參加過台北的閱兵,這次看到空中分列式過天安門閱兵台,皆表欣悅。

與蔣家三代有交情

閱兵後第二天,張立義就去參觀他當年的飛機,軍事博物館特別把機棚封閉,就讓他一人在各個飛過來的機旁仔細看。中午空軍老友葛棣盛宴接待,同席的還有當年一起陪他的幹部蔡茂林、李展懷等。他們還把檔案中的照片送他一套,睹照歡談當年「牢頭與俘虜」的歲月。張立義看到那4機排展的照片,開心大笑。

1963年底,張立義被選入U-2隊去美受訓,與王錫爵一隊,兩個人輪班飛。1964年9月,張、王要從泰國飛去偵查大陸的原子彈基地,但還未飛,10月14日原子彈已試爆成功。10月31日,張第一次出任務,由昆明、成都到蘭州,再轉回台灣桃園基地。第二次從桃園、華南飛到泰國,再飛回來。再來就是從韓國飛,但那次因張肚子痛,任務取消,坐C-130回台。再下來王錫爵飛的那次安返,空軍司令徐煥昇還到機場迎接,其間他們被蔣介石召見兩次。1964年的聖誕節蔣經國與他們共度,飯後還由蔣孝文夫婦邀他們去統一飯店跳舞,蔣徐乃錦一直與張跳舞,張還覺得奇怪。然後張回東港家與妻過元旦,再返桃園基地,出第4次飛行任務就被擊落。

U-2飛得高,大陸的米格機搆不著,進出如入無人之境。1958年大陸由蘇聯進口了5套共62枚薩姆-2飛彈,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防空兵器,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單發擊毀飛機的概率是70%,而要是3發齊射,命中概率可以達到97%。1962年9月,先在南昌打下了陳懷,後來美國給飛機加裝了反制設備,地面一啟動追蹤雷達,飛機就接示警以做規避。大陸空軍也研發了對策,先估算路徑,到U-2進到有效距時再開雷達鎖定,10多秒內立刻發射,令U-2機來不及躲避。1963年11月,在江西上饒打下了葉常棣。第二年7月7日,李南屏在漳州被擊落,來不及跳傘。當天正是張立義向35中隊報到,他聽到有架飛機沒回來,想大陸該已有了地對空飛彈,心裡毛毛的。

張被送到北京,住入空軍招待所,葛棣同住同食,也陪他到處走。他吃的是高級軍官伙食,還有點零用錢,有蔡茂林等3個兵陪他,張還教他們在天安門廣場騎腳踏車,好同遊。每天生活就是放風、散步、打乒乓,下午逛大街,還看電影、樣板戲。葛棣還對他說:「你沒罪,帳算在蔣介石身上。」

有天張被帶到軍事博物館參觀,地上排列著4架U-2偵察機的殘骸,分屬陳懷、葉常棣、李南屏的。第4架3512號就是張的駕機。當時正是文革高潮,講解員數落著美帝如何侵略中國,卻沒人知道身邊竟站著這架飛機的駕駛員。這真是太富戲劇性的一幕。

初期由於思念愛妻,張也有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次他開窗看紅衛兵遊行,士兵急把窗關上,他不滿,與兵吵架。有次學《毛語錄》心煩,他一丟,說這有什麼意思?對這些舉動,葛棣都來好言相勸,最多說:「要注意身分。」張才警覺到自己是戴罪之身。

文革中張處颱風眼,未受衝擊,沒人來「革」招待所「賓客」的命,也沒來算他這「敵人」的帳。當然張也不能拋頭露面出去「串聯」。張說他是井底之蛙,大家還跳忠字舞,繡毛章,要一口氣完成,熬夜也幹,以示虔誠,鬧到後來相互「交易」成果,常到外面跑一趟回來,他就儼然成了個胸前掛滿「勳章」的張大帥。

組織對他另有安排

葛棣也問了張立義一些飛行的事,但皆很自然,也不是很急迫,因為張立義就是個飛行員,美國人叫他們「司機」(Driver)對這些祕密任務的其它也知不多,而且第二架摔下來的葉常棣也說過了。葛棣也隱約說:「不只你一人。」他就想葉可能還活著。

張在南京是宣布被「釋放」,他過得不錯,見了母親,生產大隊人隱約知道他是國民黨飛行員,但不知其它。村民對他很好,還選他做了工分計分員。後張又轉到雨花台南京鋼套場,做農業機具,他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受到大家的敬重。1981年,李展懷來看他,告訴他要重拾英文,暗示有別的安排,不久就轉到南京航空學院,擔任教學副組長,並很快配到住房。有人抗議說他為何後來先到,院方說這是組織安排。(待續)

(旺報)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王錫爵劫機飛廣州(五之三)

  •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U-2偵察機空拍圖。(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在烈士紀念碑前找尋戰友姓名。(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國父孫中山先生手書「航空救國」碑。(作者提供)

張立義與王錫爵同為空軍官校40年班,兩人籃球同隊,交情很好。張說到池塘玩,王捉魚捉蝦很在行,最會打彈弓。

現在張立義在南京航空學院附近也有家,他與姪子,也是他過繼的兒子住一起。

 

他這次去看了當年下放的馬前村公社,早已沒有蹤影。這個江邊的地區成了南京最好的溼地公園,旁邊都是美麗的高層住宅,環境極好,張立義一直嘆說:「想不到變這個樣子了。」張立義曾偕空軍老友盧維恆回大陸,盧看了說:「你在大陸確實過得不錯啊。」

張立義除了被俘第一年時心情低落外,後來他都看開了,活得很好,不像葉常棣初期很難過,還曾想不開。待一切都安排妥當,張立義與母親哥哥相聚,完全融入了大陸社會,大概就差沒入黨了。1982年5月,李展懷來告知上面決定要讓他回台灣,如果去不了也可回來。

8月,《人民日報》刊出新聞,宣稱張立義、葉常棣還健在。空軍先讓張到南京以前工作的農村、工廠去見見老同事,也把他妹妹由成都叫來南京與哥哥們見面。張的大哥還問:「你還想回台灣?」然後葛棣再陪著張、葉到北京遊覽1個月,辦手續。這時,葛棣告訴張立義,其妻已改嫁,張心情低落,葛棣還多方安慰。然後葛棣、李展懷陪他們到廣州,11月10日,送張與葉到羅湖出境,當時深圳還是個小鎮。

統戰中毒不准回台

張、葉到了香港,大陸中旅社安排住宿,還發生活費,但台灣卻不收人,因為張葉早已被宣布「陣亡捐軀」,在碧潭有「衣冠塚」。政戰主任王昇說不受中共統戰,怕他們在大陸被洗腦中毒過深,一定要他們在「自由地區」居住超過5年,待腦際毒素完全褪去後才能回台。結果張和葉被迫留美7年之久。

1983年張、葉兩人在香港滯留了半年,然後他由中情局接到美國,給了他23萬美金的美國公債,安全局駐美武官汪希苓也報請政府給了7萬美金。張立義在華盛頓的老人公寓和加油站工作,加上公債利息,生活無缺。1990年9月,他終於和葉常棣拿到「中華民國」護照,兩人連袂回台。

我是因李敖介紹識張立義,我們相處甚好,他介紹我去看王錫爵,王對我講了他的故事。王錫爵是5個飛完10趟U-2任務的機員之一,飛完10趟就要榮退,從優安排工作。王轉入華航,在1986年5月3日駕747貨機投奔大陸。督導空軍特種作戰任務的衣復恩說,1965年5月王錫爵出任務,對湘、桂、粵地區偵照,飛臨白雲機場上空,看到下面有米格機的凝結尾,但飛不上來,沒想到後來他投奔降落的就是這個機場。

張立義與王錫爵同為空軍官校40年班,兩人籃球同隊,交情很好。張說到池塘玩,王捉魚捉蝦很在行,最會打彈弓。

張立義與王錫爵,一個重落地,一個軟著陸,殊途同歸,重拾舊誼,因此我到北京一報張之名王就樂見,還同他女兒一起在家旁的餐廳請我吃中飯。王對大陸的發展讚不絕口,談起各項數據溜的有如景點的解說員。對比兩岸,此長彼消,現在大陸與王當年飛去的狀況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任何人都沒想到會有今日的局面。

那些投奔到台灣的大陸飛行員,反共義士,如今銷聲匿跡,再說反共嗎?理不直氣不壯;支持台獨嗎?又鐵不下心,拉不下臉。反是王的空軍老同事,退休了多往大陸跑,到北京會來看看老友,買不到票了還托王錫爵打招呼。王後在國際線上還飛了好幾年,曾做中國民航華北局副局長。

一般人皆說,王當年是跟華航航務處長劉蘇鐘弄不好,劉怪王在夏威夷偏航,王一氣而投奔大陸,這與王這人個性木訥耿直或也有關。蝙蝠中隊隊員後轉華航的李崇善說,他與王等3人是連保,王跑了他要受連坐處分,後來也算了,他沒受影響。

王不能說「劫機」,只能說「駕機」,因為他是正駕駛。王的「駕機」過程甚有趣,他說動客機較麻煩,因此他選貨機,但華航只有兩架貨機,他申請了1個月才輪到1架飛東南亞的貨機,路線是從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到香港,在曼谷載了些榴槤,快到香港時,他叫機械員邱明志到下艙去拿幾個榴槤來分吃(原來機師可以這樣揩油!)。

榴槤劫機錫爵投共

邱在翻箱倒櫃時,他就對高他一班的董光興副機師說:「老大哥,最近國際劫機事多,咱們好久沒做反劫機演習,就來場演習吧。」董不疑有他,王就拿出個手銬把董的右手拷在機艙的把手上,等邱興沖沖的抱個榴槤回來,王就告訴他們要把飛機飛到廣州去。

邱不從,王說你鬧那大家會同歸於盡。邱還不依,董說算了,他是機長,他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吧。王就把飛機安降在白雲機場,過程中並無打鬥,後邱在台記者會上大談英勇抗劫,還秀出腿上紗布,王看了非常不滿,找人傳話來說,邱再胡說他就要公開駁斥。理論上來說,若兩人真有扭打,飛機又如何平安降落呢?

王說他遵示滑到機場一個角落,以為會有大陣仗的迎接,結果只見一人騎腳踏車過來,他甚驚。原來遇到五一勞動節長假,只有廣東民航局副局長在機場當班,趕來處理此事。(待續)

(旺報)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造化弄人互不虧欠(五之四)

  •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左5)參加大陸當地的人口普查動員大會。 (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當年在大陸各地遊歷,此圖為湖上泛舟。(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自述出書,寫自己倖存的悲壯故事。(作者提供)

她緊抱著我痛哭失聲說,她希望聽到的不是否定的答覆,因為這樣她可減輕一些對我的歉疚。其實,我打從心裡認為,我們誰都對得起誰,要怪只怪造化捉弄了人。

其實要定忠奸正偽,還是要看國家的發展。如果大陸今仍一窮二白,國弱民昧,則王錫爵也無顏見故友同袍,就如「反共義士」如今在台兩面不是人一樣;而若台灣獨立,則王的行為也無可評說,即令舊友相濡,也只剩欷噓,沒啥好談,那已是前朝別國之事,這就如今天去爭論當年國府在聯合國策略是否得當一樣荒謬。國家認同逆反,是非對錯也扭反。則王錫爵當年的出走,一如中科院張憲義的曝核投美,不正是對國家兩岸有利之事?

 

謝其視三子為己出

張立義夫妻情篤,張在大陸寒窯單身,1982年11月張一到香港就託人告訴妻張家淇:「我還活著。」她欣喜若狂,立刻託人捎來口信,叮嚀張要安心留在香港,等她設法讓他回家團圓,不要再回到大陸去,深恐會出不來而再度失去張,並幾次三番的託華航機員帶來張「失蹤」前喜歡的衣食。過了3個月,張家淇藉著在華航工作之便,說是要去新加坡,中途在香港下機與前夫見面,

張立義說:「18年前我『失蹤』的時候,我們都還年輕,雖然從來杳無音訊,我們卻都抱有『一天會重逢』的信念,所以一直以來彼此總編織著再度重逢的夢幻故事。見面的霎時間,她與我都不敢信以為真;兩人不禁當眾相擁而泣,然後彼此徹夜互訴著相思之苦。她問我十八年來,尤其是後期擔任航空學院教職後,有沒有在大陸成家或至少想過成家?當我給她的答案是否定的時候,她緊抱著我痛哭失聲說,她希望聽到的不是否定的答覆,因為這樣她可減輕一些對我的歉疚。其實,我打從心裡認為,我們誰都對得起誰,要怪只怪造化捉弄了人。」

這對被無情拆散了的苦命鴛鴦,又成了同林鳥。張妻說願復合,與現夫有約,張生還則歸返,到了8年後,他們才正式復婚,過了段雲遊四海的生活。張想見其妻改嫁之人,謝其視3子如己出之恩,未果。1993年空軍幼校第4期在四川灌縣慶祝入校50周年,張攜妻、子參加,會後順長江而下到南京,兄妹全家共37人大團圓。2003年,張家淇因病去世。張一生從一而終,未及二色,此實異數,李敖聞之大有飽人之惑。

陪張的空軍軍官李展懷說:「張立義這人實在忠厚誠實,富感情,品質良好,他一直惦記著他太太,我們看他一人不便,建議他找一個,他就是不要,後他到南京航空學院,作副工程師,配了房,他同他的姪兒住,生活不錯,但他仍然不想找人結婚。」

葉常棣後來在武漢華中理工學院外文系教書,他就結了婚,因為他留了20年,最後半年與合肥的師範英文老師陳建君結了婚,1982年放出去時,他妻子陪著到深圳。

李展懷說:「我們上面考慮的不是不讓他們夫婦一起出去,而是他妻子晚一點,免得台灣又造謠,說我們是派個女間諜看著他,所以她緩一點,還是可以出去。台灣當時的宣傳,老說我們共產黨是共產公妻,活抓俘虜就剝皮抽筋,哪有?當然文革是亂,我們也受波及,但對俘虜都是很好的。」

葉到了美國,後來要求離婚,他們是自由戀愛的,也在法院辦了手續,要離婚也循法律手續辦的。

李展懷說:「我們對待起義和俘虜人員政策都是很明確的,起義人員,一切既往不咎,以前就是殺了人,也不追究。像沈醉,他只是在1949年最後的廣播中簽了字,就算起義,一切優待。」

「而被俘人員,我們有『三大紀律,一項注意』,不能虐待,不能人格侮辱,所以從50年王學志、張迺軍被俘開始,我們都是禮遇,張關一年多就放了。61年還有吳寶智,他飛RF-101,在福州打下來,後來到美國去分他姊姊的遺產,他妻子不肯去,他後來在美心臟病死了。謝翔鶴也與我們好,他放了臨上飛機,一直要與我們的老部長見,感激他的照顧。」

任勞任怨與人為善

李展懷說:「我們只是執行單位,嚴遵上面的政策。說什麼我們給他們的洗腦、勞改,都沒這回事,學習毛語錄,我們也學習,這哪是洗腦?至於下放農村,當然比他們以前在台灣的優良生活是有差,比不上,但也不是虐待,老農對他們都很好。像張立義,是周總理批准他下放他家鄉─南京,可與他母親在一起。

而這是宣布釋放的。他那生產隊的老隊長還特別安排了個老婦人給他做飯,張立義肩不能挑,手不能擔,都是給他些輕活,但張這人不好意思,還要求兩個擔子要多壓些,大家都歡迎他。張這個人確實也好,與大家一起運動打球,相處都是很好的。後來到工廠,都是認真多勞,他的老隊長向下面的人誇他:「你看張立義,比共產黨員還共產黨。」因為後來知青回城,在城裡的工廠增加很多位子來安撫他們,事為人設,他們就不太做事,反而是張任勞任怨,所以大家都喜歡他。」(待續)

(旺報)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人如一粟國如滄海(五之五)

 
  •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中)與當年看守人員久別重逢、一笑泯恩仇。(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與母親合照。(作者提供)
兩岸史話-黑貓飛行員點到為止的人生
張立義參訪南京中山陵。(作者提供)

張現雖寡人,在南京也有孤家。繞了一大圈,他又回到出生之地。台灣家在,大陸有歸,尚能衣錦,因禍得福,何其幸?人如一粟,國如滄海,誰主浮沉?

還有一個人,最初下放農村,與一個知青談戀愛,但當時他們的身分都是保密的,但這知青知道了,就拒絕了他,他就想不開,吃了藥,幸好搶救了回來。陳懷生在南昌被打下來,我們也是全力搶救,但薩姆飛彈一爆,是6000個碎片,他重傷,死在術台上,葉常棣和張立義實在幸運。

 

李南屏是第三架被擊落,他是死在坐椅上,我們去查,好像是彈射椅下根本沒放炸藥,他無法彈射出來。到底如何?我們也不知原因。當我們拿李南屏的戒指給葉常棣看時,他一看戒子上李妻葉秋英的名字,就說:「李南屏又來了?」後來悟出不祥,才說:「你們把李南屏也打下來了?」

撇開敵對一笑泯仇

坦白說,撇開意識型態的對立不談,國民黨這些軍人確實本質都不差,真才實學,聰明,做什麼會什麼,水準都好。像葉常棣他是廣東台山人,父親還是國府的財經少將,他家在台山還有一套大房子,我們還說他父親回來,這房子可發還給他們。葉的英文好,在華中理工學院教書,錢偉長辦了個《力學》雜誌,要翻英文,學校就就推薦葉常棣,錢偉長很滿意,後來文章都要葉看過才過關。

張和葉出來時,他們的學校,航空學院就和華中理工學院,都保留他們的原職半年,如果台灣不讓回,或不能去第三國,回來,原來職位依舊。結果張立義沒回來,航空學院還失望的說他「背叛」,把發給他由他姪兒住的房子收回了。

十多年前,我還看過張立義的太太,他回來,與我們又見面,我們都很高興。我們大家都喜歡他這個人,當時我們就是切切實實執行上面的政策,與國民黨這些空軍人員相處,確實值得懷念。真可謂相逢一笑泯恩仇,歷盡劫波兄弟在。大家本是一家人,就是內戰打成了敵我,但拋開那些政治爭議,我們還都做了好朋友。大家非常懷念,關心老友張立義,所以這次能再見到他,白髮蒼蒼,神思敏捷,談笑生風,身體健康,十分高興。我們都老了。那段相處與友情是一生中的重要一章。

特別是他這次應邀來北京參加「九三」大閱兵典禮,接受《中國時報》記者的專訪時,表示『不忘歷史,包容仇恨』,盼兩岸邁出和解大步,說得很客觀,很公正,真正表達了一代老兵的心聲和風範。

空軍特種部隊長衣復恩說:「在這些被大陸擊落的飛行員,最幸運的,要算1957年11月5日由王為鐸、孔祥璋及領航員李復全駕B─26,做大陸東南沿岸偵測及散發傳單的一次任務。他們在傍晚起飛,由福建進入大陸;就在進入大陸後,忽然失去聯絡。

次日共黨廣播說:該機在福建墜毀,推測機員生還的機率很小。不料,在他們失事八個多月後,忽然接消息說他們機毀人安,被中共俘虜,後又釋回,現在三人已被送至香港。得此訊息後,即刻奉准把他們接回。經與美方交涉,由他們派機到香港,接他們到花蓮,住進我們的一處招待所。

同時,由美方從華府調來三位專家,攜有測謊器,與王為鐸等三人共處了兩周餘,做了很詳盡的詢問,並做出一百餘頁的偵詢報告。結論是:他們是清白的,未受共黨「洗腦」的影響。我拿著這份報告,呈給蔣經國,蒙他准許王等復職,並改派中華航空公司服務。這整個事件,可說是先悲後喜,更感激經國先生對我們的信任,特准被俘同志返營復職,一視同仁,毫無疑慮。但是後來對U2被俘飛行員葉常棣及張立義之處置,卻又何等不公!」

1969年5月16日黑貓中隊張燮中校駕駛U2機執行夜間沿海任務,起飛後進入黃海上空,天候不佳,遭受亂流,脆弱的機體受損操縱失靈,張燮在桃園東北方165英哩處發出求救訊號後彈射跳傘失蹤,經海空搜索一周無獲。多年後,其子張祖望專程前往北京軍史館參觀,當他看到U-2機殘骸,他莫名的感傷跪地行叩首禮敬,特異之舉驚動館方。

衣冠塚外後福確幸

張立義的回憶錄叫《衣冠塚外的我》,他說他與葉常棣「殉職」後,碧潭空軍公墓給他們立了衣冠塚,後知他們未死,就把墓碑移去了,但他倆那塊黃土至今還沒分派出去給別的「陣亡將士」。1990年他們來台看到這塊墓穴,兩人說:「這大概是要保留著給我們做最終安息之所吧?」可看到今天國家局勢如此,中正紀念堂已要拆毀,中國人要趕下太平洋,忠烈祠要改為靖國分社,他們還會開此玩笑嗎?

張現雖寡人,在南京也有孤家。繞了一大圈,他又回到出生之地。台灣家在,大陸有歸,尚能衣錦,因禍得福,何其幸?人如一粟,國如滄海,誰主浮沈?

張立義現在腿不好,走不了多遠,但騎上腳踏車,又生龍活虎,在薩拉齊旺旺工廠附近的美岱召廟,他快樂地騎了一圈。想來他在衣冠塚外,還有後福確幸,這或都拜當年那顆飛彈,點到為止?(全文完)

(旺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