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重要管道是入世,要想利用入世帶來的機遇並迎接挑戰就必須瞭解世貿組織的規則,程式和實際運作。






  • 畜產品優質化是產品走向市場,滿足國際畜產品標準化要求符合世界獸醫組織(OIE)對產品的各種品質和衛生標準化要求的需要


  • 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領份額的需要(產品市場競爭,實質是產品品質的競爭);


  • 是確保人類身體健康的需要。被農藥、重金屬和黴菌毒素污染的以及抗生素、激素超標的畜產品,危害人類健康,在國際市場中絕無競爭力,而無污染的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將會成為市場上的俏貨。


中國畜產品污染情況日趨嚴重,是由於濫用抗生素添加劑或黴變飼料,以及由於工業"三廢"污染環境以及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各種農藥,使得畜產品污染日趨嚴重。






  • 在農藥污染方面(根據中國近10年調查):


    • 豬肉、雞肉、雞蛋中六六六(BHC)檢出率為60%-100%,超標率87%,超標9倍以上者居多;


    • 滴滴涕(DDT)的檢出率100%,超標率74%;


    • 由於人們食用了上述畜產品及農產品,人體脂肪也積蓄DDT等農藥,如人體脂肪中DDT含量已達1.4-20mg/kg


  • 在重金屬污染方面:


    • 汞、鉛、砷等經污染水源和土壤後,部分為植物所吸收而富集到農畜產品中,最後危害人類健康,重金屬的添加比例過大,造成在畜產品中沉積。


  • 在抗生素和激素類物質使用方面:


    • 已有17種驅蟲保健劑和11種抑菌促生長劑作為飼料添加劑用於生產;


    • 每千克豬肉、豬肝和腎臟中分別含有土黴素0.31mg0.49mg1.23mg;


    • 每千克雞肉、雞肝、腎臟中也分別含用鹽酸氯丙嗪0.2mg0.5mg0.65mg;


    • 不少飼料廠家仍在使用興奮劑(腎上腺素)作為促生長劑添加到飼料中使用,已陸續引起影響人體健康的嚴重事件;


      • 兒童性早熟現象日趨嚴重。甚至發現七歲女孩來月經,六歲男孩長鬍鬚;


      • 兒童性早熟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整體發育,導致兒童性早熟的主因是長期食用含激素食品造成的;


  • 在黴菌毒素方面:


    • 主要有曲黴菌、青黴菌和鐮刀黴菌污染飼料,據檢測,玉米、玉米糠、豆粕、魚粉、菜粕和棉粕等66個樣品中,黴菌污染率達89.4%,帶菌最高是麥麩,其次是玉米;


    • 黴菌毒素能引起心率減慢、呼吸加快、脫毛和流產等症狀;


  • 畜產污染物質方面,動物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造成畜產品質量下降也是較嚴重的。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2004年4月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歐洲人被有毒物質「包圍」,他們體內最少含有76種有毒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在許多消費品中都能找到。






  • 該組織的研究人員200312月對47名歐洲人,包括來自17個歐洲國家的39名歐洲議會議員、1名前議員、4名觀察員及3名自然保護基金會成員進行血液測試,檢驗五大組別內的101種有毒化學物質:


    • 第一組是殺蟲劑,包括已禁用的DDT;


    • 第二組是殘留性有機污染物,包括已逐步禁用的PCB;


    • 第三組是阻燃劑,可在電腦、電視和沙發中找到;


    • 第四組是苯化物,存在於塑料、美容品和玩具等物品中;


    • 第五組為含氟物質,存在於物品的聚四氟乙烯覆蓋層和某些紡織品中。這些有毒化學物質可能會致癌或導致內分泌紊亂;


  • 調查發現,共有76種有毒物質在受檢驗者體內找到,各人平均含有41種有毒物質。其中有13種有毒物質在各人體內均發現,包括歐洲已禁用了20年的物質及現今生活常用的苯化物和氟化物。受檢驗者體內含量最高的是第四組中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它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和影響生殖。該調查顯示目前的化學品管制條例未能有效保障人體健康。


據美國新聞週刊報導,僅1992年,全美就有13.3萬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因為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然後通過食物鏈將這種耐藥性病菌轉移給人類,使抗生素對人類疫病毫無效力。


在現代畜牧業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肉、禽、奶、蛋食品的同時,醫學界證實,人類常見的癌症、畸形、抗藥性、青少年早熟、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問題以及某些食物中抗生素、激素及其他合成藥物的濫用與殘留有關。


長期以來,在飼養豬雞的日糧中,超量添加無機礦物元素,如CuSO 4200-300mg/kgZnO 2000-3000mg/kgZnSO 42000-3000mg/kg。雖然這些高劑量添加的無機礦物元素,確能提高家畜生產性能和防治某種腸道疾病,但是由於家畜對無機態的礦物元素消化吸收能力差,利用率低,所以必經超量添加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但這不僅導致養分過剩和經濟上的浪費,而且還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追求可持續發展,從"土地到餐桌"全程監控品質,以保證生產安全、健康、優質的食品。目前全球的農業發展大體分為三種模式:






  • 普通食品: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的常規農業,這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形式


  • 有機食品:拒絕使用化學合成物的有機農業,這一模式以生態為目標


  • 綠色食品:有限度地使用化學合成物的可持續農業,這一模式追求的是雙重效應,即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


與農業生產模式相對應,食品也可大致分為普通食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的區別是有機食品的標準比綠色食品高,有機食品被稱為"純而又純"的食品,從基地到生產,從加工到上市,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綠色食品涵蓋了有機食品和可持續農業產品。






  • 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絕對禁示使用農藥、化肥、激素、轉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質,而其他優質食品則允許有限制地使用這些物質


  • 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要比其他食品難得多,管理要求要比其他食品嚴格得多。有機食品在生產中,必須發展替代常規農業和食品加工的技術和方法,建立嚴格的生產、品質控制和管理體系;


  • 與其他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在整個生產、消費過程中更強調環境的安全性,突出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持續與協調發展。


畜牧業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制約畜牧業發展和畜產品的出口的兩大因素是疫病和殘留。目前中國的疫情仍呈複雜的態勢。


生物學方法:現時科學家對生物物種認知有限,往往出現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根據過去歷史,引入有關生物理論上對滅蚊滅蟲有幫助,但要有成效就要進行大量繁 殖,可是數量一多,生態環境就會失衡,對其他生物可能有連鎖性影響。如美國夏威夷曾引入「殺手蝸牛」以控制非洲蝸牛的數量,但「殺手蝸牛」卻不吃非洲蝸 牛,反吃盡本土蝸牛,結果令當地科學家大感詫異;同樣,香港市民一度興起飼養巴西龜,但近年卻大量棄養在郊區一帶,令郊區的生態環境被外來物所佔據,故此 在考慮有關方法時,亦應關注有關方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http://www.duosuccess.com/tcm/001a04020501a0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