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16 江門日報

 

現在的江門,沒有一架飛機,沒有一個機場,也沒有一間航空學校,然而49年前,江門卻有飛機飛往廣州、香港、三埠,是省內僅次於廣州的航空大港。

夏天的一個周末,筆者來到江門北街河濱公園采風。憑欄外望,但見寬闊的西江河面波光閃閃,各種船隻穿梭如織,空中偶爾飛過幾隻小鳥,景況與西江其他河段無異。然而49年前,這裏卻是鼎鼎有名的江門水上機場。

話說1949715日,時值盛夏,晴空萬里,北街的西江岸邊人山人海。人群中,有新會縣、江門鎮的政要,有新會、廣州各媒體的記者,還有四鄉民衆和港澳同胞。人們不時望望天空,又望望江面,他們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廣州-江門處女航飛機的到來。

下午2時,一架XT147型水陸兩用客機在北街上空出現,人群中即時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醒獅隊擂起了鑼鼓,舞起了醒獅,西江岸邊一片歡騰雀躍。

飛機在北街上空盤旋數圈後,徐徐降落在江面上,緩緩駛向設在海關碼頭對開的江面航站停靠。岸邊的一艘機動駁船快速駛近飛機,乘坐首航班機的6位乘客和當天出版的廣州報紙被駁船運抵海關碼頭。

在海關碼頭的臨時休息室,乘客們興奮地接受記者採訪,他們紛盛讚飛機飛行平穩,座位舒適,空姐服務周到。又說從廣州到江門僅用半個鍾,真是既快捷、又安全。

下午3時,停在北街江面的XT147型水陸兩用客機又載著預定機票的18名乘客,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騰空而飛,向廣州飛去,半小時後,降落在白雲機場。廣州-江門飛機首航宣佈成功。

XT147型水陸兩用客機是當時較先進的飛機之一,可載人27名,其中乘客21名。配置機師2人,無線電報務員、機械工程師各1名,空姐1名。首航當班的空姐,是一個姓孟的廣東人。

開闢廣州-江門飛機航線的爲中國航空公司。中國航空公司于1929年成立,爲中美合資企業。1947年有飛機正駕駛員51人,副駕駛員54人。 1949年,公司擁有航機46架,航線27條,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1949119日,中航總經理劉敬宜率部起義,並把存放在香港啓德機場的32架飛機及零部件、在港資産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接受(後被美英政府劫走),這是後話。

抗戰勝利後,因應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和海外華僑的訴求,中航決定開闢香港、澳門、廣州、江門之間的航線。先是把日軍遺留在北街江面的軍用航站改作航空中心站,在江面及附近山頭設置導航標誌。又在江門堤中路金華旅店設立中航辦事處。1949626日,中航派出一架水陸兩用飛機往返江門、三埠、廣州作試驗性飛行。從711日起,又在《民權報》、《復興報》等報上連續刊登廣告和發佈廣州-江門飛機首航消息。

首航成功後,中航即安排次日往返4個航班,之後又改爲定期航班:逢期一、六往返兩班,起飛時間爲:廣州8.0012.00,江門9.5013.00;星期五、日往返一班,起飛時間爲:廣州12.00、江門13.00。票價每張港幣35元。備有專車從江門至北街接送旅客上下機。

廣州-江門航線開通後,中航公司又開闢了江門至香港航線,726日,江門-香港首航成功,以後,每周一班。票價每張75港元。仍以北街江面爲起降機場。

不久,中航又購入兩架加速連拿式水陸客機,開闢了江門-三埠、三埠-香港、三埠-澳門三條航線。江門成了一個繁忙的航空港,並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爲擴大影響和增加客源,99日,中航公司特意增開一個江門-廣州航班,專門招待新會各報記者和社會名流20多人免費乘搭。據時任記者的倫海濱回憶,當機冀離開水面的一刹那,被發動機激起的浪花把機窗玻璃遮住了,以至看不到水面。飛機起飛後,環繞江門、會城上空盤旋一周,然後向廣州飛去。次日,各報都登出了記者們的"特寫",攝影記者還把航拍的照片製成電版在報上發表,又在社會上散發,甚爲哄動。

1949年,解放戰爭進入關鍵性年頭。10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起廣東戰役,102日,陳賡兵團攻佔曲江,14日夜,鄧華兵團進佔廣州,國民黨臨時政府和餘漢謀部慌忙西撤。在此情況下,1014日,廣州-江門航線被迫停飛,1017日,中航公司宣佈全部航線停航,所有飛機飛往香港暫避戰事,江門航運站和中航江門辦事處撤銷,熱鬧了三個多月的江門航空業,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李興發)

 

主要參閱書目:

黃炳德抗戰勝利後江門的水上飛機客運航線》,載《炎黃天地》2007年第1

倫海濱《曇花一現的北街水上飛機場》,載《新會文史資料》第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