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嬌:書寫從第一位華裔女飛人到物理學家的傳奇

白宮亞太裔行動計畫在推特上所發的朱美嬌照片。網路圖片

  新聞焦點

  女飛人朱美嬌:經歷曾寫入兒童勵志書

  美國將3月定為“婦女歷史月”。3月17日,“白宮亞太裔行動計畫”(White House Initiative on AAPI)在社交網路“推特”(Twitter)的帳號上“曬”出一張華裔女性的照片。照片上這位名叫朱美嬌(Magie Gee)的華裔女性是第一位在美國空軍服役的女飛行員。她的天份、努力和“有決心就能克服困難”的宣言令人鼓舞。

  在白宮曬出的這張照片上,標明“朱美嬌是第一位在美國空軍服役的華裔美國人女飛行員”。照片上還有朱美嬌的名言“我對於世界和人們非常樂觀……一切都會好的……你可以帶來改變。我想每一個小小的人都能帶來一點點改變。”

  在美國,朱美嬌的故事在許多歷史研究、口述歷史專案中廣為傳揚;而且她的經歷已經被寫成了兒童勵志書——《高空飛翔:朱美嬌的真實故事》 (“Sky High:The True Story of Maggie Gee”),這本書在2009年出版。同一年9月,朱美嬌因為在二戰中對美國的功勞,被美國國會和奧巴馬總統授予“國會金章獎” (Congressional Gold Medal)。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獨立戰爭英雄亨利·李將軍、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和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也曾是這個國會授予平民的最高獎項的得獎 人。

  朱美嬌對於社會活動也有極大的熱情。作為1948年就加入民主黨的“老黨員”,朱美嬌最早做過杜魯門總統競選團隊的義工,之後在多名總統、聯 邦、州的參、眾議員競選團隊中服務。她多年擔任加州拉米達郡的民主黨中央委員,1998年還當選為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13年朱美嬌逝 世;2014年阿拉米達民主黨的亞太裔黨團還曾向她追授獎項。

  《高空飛翔》一書記載,朱美嬌曾說過,在美國西岸生活時,自己也曾因為是華裔女性而遭遇歧視,但在軍隊中她從未被男性戰友區別對待。她鼓勵美國青少年“不要放棄,不管是遇到社會不公,還是工作不順,都要集中於一個目標,不要放棄”。(僑報記者徐一凡)

  非凡跨越

  從第一代華裔女飛行員到物理學家

  1923年出生的朱美嬌在三藩市灣區長大。那時美國首位獨自架機橫跨大西洋的女飛行員Amelia Earhart是朱美嬌心目中的英雄,她經常夢想有朝一日也能駕駛飛機在天空翱翔。

  1941年,就在朱美嬌考上大學之際,美國宣佈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隨即空軍也開始招募女兵。當年,不僅朱美嬌的哥哥參軍作戰,母親也成為了修理運送軍隊船隻的焊接工。母親勸朱美嬌與她一起工作,但朱美嬌則表示將以自己的方式為國盡力,“我要去飛翔”。

  朱美嬌成長的年代,全美不但鮮有女性飛行員,而且性別、種族歧視嚴重。儘管她的決定在親友看來匪夷所思,但母親給予了她全力支持。朱美嬌與兩個女同學一同前往德克薩斯州的美國婦女飛行隊(Women Airforce Service Pilots)訓練所在地報名。

  據悉,當年女飛行員申請者超過2.5萬人,其中只有1830人被飛行學校錄取,最後畢業的共有1037人,其中包括朱美嬌。培訓期間,女飛行員 們要通過艱難的訓練和測試,必須與男性具有同等的飛行水準、執行同樣難度的任務。朱美嬌完成了嚴格的訓練,學會了跳傘、低飛、緊急降落和投遞運輸等技能, 並于1944年成為了繼李月英之後美國婦女飛行隊中的第二位華裔女性飛行員。

  按照規定,女性飛行員不能直接上前線作戰,而是負責為前線提供後勤運輸服務。朱美嬌就曾在拉斯維加斯和內華達基地負責訓練新飛行員。二戰期間,女性飛行員累計飛行行程高達6000萬英里,38人在執行任務中獻出生命。

  朱美嬌回憶,執行任務的過程充滿樂趣和危險。一次她在天色已晚時飛行,當太陽落山后,她幾乎在能見度為零的情況下飛行。朱美嬌最後不得不選擇緊 急迫降,雖安全著陸,卻被同行懷疑為日本間諜。在隨後的交談中,那位男性同行才知道擁有亞洲女性面孔的朱美嬌其實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美籍華裔。

  二戰結束後,退役的朱美嬌重回大學完成學業。1950年她再次入伍在德國服役3年後,朱美嬌回到灣區成為了一名研究武器的物理學家,在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直至退休。

  作為民主黨黨員,朱美嬌退休後積極投身政壇與社會服務。2009年成功連任阿拉米達縣民主黨中央委員。

  延伸閱讀

  戰時機器”:戰爭讓華人婦女走入美國主流

根據朱美嬌的故事改編的漫畫書《高空飛翔:朱美嬌的真實故事》的封面。網路圖片

  二戰期間,中國人民奮勇抗日和美國華人團結一致慷慨捐款支援祖國抗戰,一改美國公眾心目中“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成見。華僑華人社會也形成了統 一戰線,華人婦女也獲得更多機會,她們從家庭中走出來,加入到美國軍工等企業。這些契機使華人婦女在公共領域扮演了更多的角色,部分有膽識的華人女性把這 種優勢保持到戰後,最終走出了唐人街,在美國主流社會落地生根。

  1882年出臺、1904年成為永久法案的《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反對外來族裔的法案,為防止華裔人口增長,法案內容包括停止華工(包括華人女性)入境、不准華僑入籍等15條條款。此後近半個多世紀,獲得美國政府批准入美的華人人數極少。

  資料顯示,1900年華社男女比例達到了18.9比1,嚴重失衡。在美國1930年前後的大蕭條期間,很多華人回中國“落葉歸根”。留在美國繼 續謀生的華僑多在唐人街裡居住,靠經營洗衣店、餐館、雜貨店等服務業為生,即使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華僑子弟亦難以跳出唐人街的圈子。美僑社呈持續萎縮狀 態,華人遭歧視,男性華人尚被置於邊緣地位,依附于男人躲在家庭背後的華人婦女難以擺脫依附感,其處境也愈發艱難。

  二戰給華人婦女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李愛慧教授在接受美國《僑報》採訪時稱,在美國政府的號召下,大批男青年加入美軍奔赴歐亞戰場,美國國內勞動力匱乏,更多有色種族人士和婦女湧向戰時急需的國防工業,華人婦女也加入這一行列。

  1943年之前僅三藩市灣區就有大約5000名華人在兵工廠工作,其中至少有五六百人是華人婦女。加州其他地區和全國各地都有華人婦女參加國防 工業的建設,而受聘於洛杉磯、波特蘭、芝加哥、紐約和波士頓等地的華人人數尤其多。在里士滿的愷撒船廠和位於三藩市以北的海艦船廠開始大批招募華人員工之 前,奧克蘭的摩爾船廠、東灣的海軍飛行基地以及三藩市的陸軍部已經都招雇了不少華人女工。

  二戰期間,大多數的媒體將注意力集中于華人婦女們在籌集資金和協助紅十字會救護工作等方面的貢獻。李愛慧介紹,除了這些貢獻外,部分媒體也報導 了華人婦女在工廠的工作情況。 由華裔主辦的《中國時報》(Chinese Press)顯示,不少華人女性進入軍工廠工作,她們的工作能力也消除了美國主流群體對華人婦女的偏見。

  1942年春天,有媒體專門報導了21位元在三藩市灣區造船廠和其他國防工業工作的華人女性,文中說“她們雖然很嬌小,卻是美國的‘戰時機器’”。

  1945年2月,《財富》雜誌介紹了里士滿船廠的故事,華人女工朱阿玉是被重點介紹的8個工人之一。她的照片下方有如下說明:“華人婦女:兩年內她沒有缺工一天。”

  作為船廠最早被雇用的老工人,她給很多新員工講解工作要領,男女同事們都把她視作他們中的一員。(僑報記者鐘穎) 

  人物特寫

  華人媽媽”:華女收養1500名兒子 包括雷根

  2013年,三藩市中央地鐵開挖隧道的鑽挖機即將運抵當地,交通局正開展有關命名的投票活動。活動從5名三藩市歷史上傑出的女性中選出2位為兩台鑽挖機命名,而候選人當中有一名是1959年去世的華裔張瑪珠(Margaret Chung)。

  1889年出生的張瑪珠是美國第一位在三藩市唐人街附近開設西醫診所的華人女醫生,作為當時知名的社會活動家,她也是最早支持女性加入海軍服役的民權人士。

  終身未婚的張瑪珠在二戰前後,名義上收養了1500名“兒子”,其中大部分是美軍白人軍官和士兵,也有不少國會眾議員、參議員、影視藝術界社會 名流,其中就包括羅奈爾得·雷根。張瑪珠用東方的方式教養自己的“兒女”,送給每位“兒子”一個玉佛作為護身符,給他們寫信,在節日送禮物,並在戰爭期間和 戰後與他們一起聚餐。充滿人情味的溝通讓她與這些“兒子們”建立了跨越種族的友誼和親情,他們皆親密地稱她為“張媽媽”。

  李愛慧教授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族裔研究圖書館找到張瑪珠與宋氏家族成員的通信及其他一些檔案,資料顯示她頗受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宋氏家族成員的 尊重,宋美齡與她有密切地書信往來。鑒於她在白人圈子的影響,中國國民政府甚至請她為“飛虎隊”招募了最初的200名美軍飛行員,其中大部分就是她的“領 養兒子”。

  日本侵略上海後,張瑪珠曾志願報名到中國前線當醫生,但是被中國和美國政府勸退。據張回憶說:“他們覺得我在美國籌款比在前線服務能發揮更大的 作用。”張瑪珠於是自費到全美各地演講,呼籲美國人支援中國抗日;同時也利用她與美國主流戲劇影視界的社會關係贊助義演,為抗日籌款。

  珍珠港事件發生後,她除了進行抗日宣傳外,又加入美國紅十字會的工作,培訓醫護人員。

  張瑪珠還是戰時美國建立緊急服役婦女志願隊(WAVES,隸屬海軍婦女隊)的一個重要推手,提出用立法的形式推動海軍創立女海兵部門。1942 年她親赴華盛頓遊說,在她的兩個“兒子”——眾議員梅爾文·馬斯(Melvin Mass)、參議員雷蒙德·威爾斯(Raymond Wills)——和羅斯福總統之女的幫助下,促成國會兩院通過了緊急服役婦女志願隊法案(Waves Bill)。

  為了表彰她在抗戰中的貢獻,1945年國民黨政府給她頒發了榮譽國民勳章,她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華人女性。(僑報記者鐘穎)

   黃玉雪:唐人街走出的先鋒女作家

  暨南大學李愛慧教授曾在美國大學做訪問學者,她把華裔女作家黃玉雪(Jane Snow Wong)的自傳體小說《華女阿五》(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做為一個經典案例研究。這本書中講述了戰時工作經歷對華人婦女提升信心和社會地位的正面作用。

  1942年,黃玉雪以經濟學和社會學雙料優等生的榮譽從米爾斯學院畢業,信心滿滿的她在就業時遭到打擊,有人對她說,“不要指望在美國主流社會得到任何就業機會”,建議她回唐人街,因為那才是華人的唯一出路。

  黃玉雪失落不已,只覺得“好像有人在她臉上打了兩個耳光”。唐人街雖然是她成長的地方,但為了通向更為廣闊的未來,她必須要走出去。

  二戰爆發後,海艦船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黃玉雪獲得走出唐人街的機會,最終成了船廠的正式職工。黃玉雪工作勤奮努力,在幽默、開明的白人老闆的 鼓勵下,開始研究國防工業工人的曠工情況,在跟不同人交往過程中,她對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大家也越來越認可她。戰爭的磨礪讓她成長為新的自己。

  1943年,黃玉雪在《三藩市日報》聯合灣區的主題論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同時也獲得為一艘名為“鐘斯號”的自由輪在下水典禮時進行“洗禮”的特權。

  4月16日,當黃玉雪在“鐘斯號”下水前的一瞬間當眾將一瓶香檳擊碎在艦首時,她使所有在場的觀眾和社區華人父老信服,男人做得到的,華人婦女也能做到。當時媒體大舉報導這一事蹟,一名華人姑娘在美國主流社會的成功也給三藩市唐人街帶來了一片振奮。

  後來,黃玉雪成為一位知名的先鋒女作家,為主流社會所認可。(僑報記者鐘穎)

 

本文版權屬「紐約僑報」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紐約僑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ae4q8kg.html

 

本文版權屬「紐約僑報」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紐約僑報」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ae4q8kg.html

http://ny.uschinapress.com/spotlight/2016/03-18/9093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