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0 07:39:36 聯合報 本報記者彭宣雅
APEC亞太經合會盼二○二○年前達成APEC地區降低糧損百分之十的目標,針對我國可能的糧損,專家認為必須改變體制,串聯整個生產物流、透過設施栽培計畫生產,方可降低損耗。
農委會農糧署主秘翁震炘表示,台灣風災不少,農產品室外種植遇災農損嚴重,也是一種食物浪費。農委會今年將輔導農民設置抗風型加強結構溫網室,現有蔬菜溫網室設施八千四百多公頃,今年可望再增加兩百公頃,可保全蔬菜作物,減少災害損失。
農委會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年底前將完成智農聯盟耕種資料庫,將小農串聯起來,透過衛星空照系統比對精準掌握,初期將精算出台北、台中都會區周邊,究竟 種了哪些作物,期待提供都會區學校午餐業者蔬果貨源。他表示,如此可減少農產品長途運輸的損耗,還可減少中間商剝削,農政單位也能在產地生產端介入,掌控 蔬果品質,提供團膳安心蔬果。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說,政府為降低糧損,致力於從生產端找出抗逆境品種,避免生產損失擴大。她也強調,農產品從品種選取、生產、採收後處理到儲存加工運銷,每階段的耗損原因都不同,一一防範並非易事。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靜貞指出,冷鏈物流投資大,在小農體制的國家困難較多,需要整合、改變觀念,讓農民只要專心生產,後端行銷「讓專業的來做」,改變現有小農單打獨鬥的體制,和產地做供應鏈管理體系整合。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說,已開發國家如歐盟、美國,在消費端浪費較多,如何減少浪費須從教育著手;開發中國家則是生產端耗損較大,得從耕種方式、運輸過程改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