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地球系列報導(1)(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1日電)環保署長沈世宏說,「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在發燒了。」「全球暖化」不再僅是熱門話題,而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環境保護工作,不限於節約能源,也包含民眾降低物欲過簡樸新生活,才能有效降低富裕時代產生的垃圾。
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此刻,許多機關與民間團體,都會發起綠色行動倡導愛護地球;教育部今年就推廣「每日十項減碳綠行動」,鼓勵民眾每天從「1餐不 吃肉」、「吃飯不留剩菜飯」、「攜帶環保杯、少買瓶裝飲料」、「自備環保購物袋」、「隨手關電腦」、「少看電視1小時」、「冷氣調高1度」、「1餐不用免 洗餐具」、「刷牙用漱口杯」和「搭大眾交通工具上班上學」,落實綠色新生活。
教育部長蔣偉寧說,台灣人口只占全球0.3%,排碳量卻占1%,排碳量占全球人口的3倍量,等於對地球有3倍的減碳責任。
環保署指出,垃圾無論是掩埋或焚化,都有問題:垃圾被大自然「消化」,需經過漫長時間;每人每天輕易製造使用消耗性物品,再丟棄各式各樣垃圾給地球,物品 被使用時間越來越短,製造垃圾速度越來越快,其中還包含不能分解腐化的東西;地球無條件接受人類如此無節制的汙染,還能承載多久?
節約能源、節能減碳對現代人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愛護地球做法;但其實,許多人仍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觀念:以為日常生活物品越便利、淘汰率越高,用過即丟的便利品,是文明表徵,層層繁雜的包裝盒罐,飲食越珍稀精緻,是高級與進步的象徵。
仔細想想,當垃圾車聲響起,有沒有意識到,每天從家中清出的垃圾和廚餘,長期造成地球多少負擔?打開冰箱瞧瞧,有沒有蔬果、罐頭因粗心遺忘,被放到過期? 那些買了不中意、不合穿的衣物,又占去衣櫥多少空間?人類誤以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現代化的便利生活習慣,卻正在無形中破壞地球、消耗資源。
據環保署統計,基於民生富裕與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國人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有極高比率是「廚餘」,包括剩飯菜、菜葉、果皮、食物殘渣等,約占一般家庭垃圾量的2至3成。
環保署表示,廚餘因水分和鹽分含量高,不適合焚化處理,若送到掩埋場,仍有可能造成臭味及水汙染問題。
慈濟醫院積極推動「零廚餘」運動,營養師顏慧菁示範說明製作「惜福菜」:豆子打成豆漿後所剩豆渣,有豐富纖維,營養價值高,經調味後可製成美味可樂餅;花 椰菜心經醃製可以做成清爽小菜;賣相較差的水果,相對價格較低,加工變成果凍,天然美味;這些「惜福菜」可以為現代人省荷包,不僅經濟實惠,更是健康無負 擔的環保新飲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