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閱一本軍事雜志, 其中有篇文章在考證空軍軍史館的飛虎隊P-40E 1:1模型的問題. 結果發現不考證還沒有人知道他們考證的功力,考證的結果才知道他們考證的功力.
該刊登出了一張算是少見看似飛虎隊P-40E的照片(如圖). 其實那是張電影宣傳照片,研究飛虎隊的人應該有見過, 因為在外國刊物上還不算陌生. 那張照片中的飛機其實根本不是飛虎隊用過的P-40E, 而是美國陸軍航空隊位於亞利桑那州路克基地(LUKE FIELD) 第544訓練中隊的P-40F. 這些飛機是用來支援電影”GOD IS MY CO-PILOT”拍攝而塗成飛虎隊的模樣.
從機型看P-40F裝的是”梅林(Merlin)”引擎, 所以機首上方沒有冷卻氣進氣口是與E型不同的一大特色. 另外後機身向後延長也與E型明顯不同, 而與後期的P-40M/N型相同.
飛虎隊的P-40到中國後, 機身美軍徽都被抹去, 而且沒有漆國徽. 而照片中第三架P-40機身漆有美軍徽, 顯然與飛虎隊塗裝完全不同. 所以不可能是飛虎隊的飛機.
至於為什麼電影”GOD IS MY CO-PILOT”要有塗成飛虎隊模樣的P-40呢? 原來那是當時美國為了鼓舞士氣於1944年根據美國駐華特遣隊第23大隊大隊長Robert Scott的同名回憶錄所拍的電影. 其中動用了15架P-40, 一打的B-25, 一架P-43, 還有約15架T-6(飾演日軍的”零戰”). 電影拍攝期間Robert Scott上校本人還親自參與提供意見. 然而Robert Scott上校所屬的美國駐華特遣隊第23大隊使用的P-40根本屬於美國陸軍, 跟飛虎隊屬於中華民國空軍完全不是一碼事. 所以漆成飛虎隊模樣也就是好萊塢的噱頭, 因為觀眾才不會去理會這些史實與細節呢! 只要影像刺激, 好人最後都贏了就好了.
不同版本的書封面
DVD 封面
VHS 封面
God Is My Co-Pilot (fil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d_is_My_Co-Pilot_%28film%29
General Scott, “God Is My Co-Pilot” author, dead at 97:
http://www.af.mil/news/story.asp?id=123016793
*******************************************************************************************
另外文章中提到"P-40模型機塗裝研討會"專家們所得的第13點結論也是有疑問的. Osprey military - aircraft of the aces 041 -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colours and markings 一書第55頁的彩色側圖及該刊所刊登的108號機照片都可以看出鯊魚嘴中的舌頭是紅色, 而舌頭之上是機體的橄欖綠色. 而非結論所以為的藍色或是黑色. 還有一點, 就是104號機不是"迷彩"的,而是上部是全橄欖綠色.
版主於今年初所繪的新年祝福圖
版主於2007年底所繪的新年祝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