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4年2月11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鄒敏惠審校

亞洲、非洲、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均廣泛種植棕櫚,然而,世界上85%的棕櫚製品都來自於馬來西亞與印尼。2011年印尼即產出900萬噸棕櫚油,居 全球之冠。未來10年,印尼政府除了打算再擴增一倍產量,還計畫積極開發熱帶雨林海岸的泥炭地。

由於近期研究終於確認了油棕擴增與溫室氣體排放間 的關係,印尼政府此一決定將對全球造成巨大影響。

不同於一般科學家從棕櫚油去測得溫室氣體排放量,兩位來自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生Fatwa Ramdani與Masteru Hino不看全印尼,而只聚焦在廖內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

他們發現在2000至2012這段時間內,廖內省的油棕種植擴張每年平均釋出520萬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當中約有70%的排放量是開發泥炭土所致。

泥炭地形成不易 儲碳功能將因開發急速崩壞

熱帶雨林和泥炭地都提供了重要的生態服務,例如提供生物棲所、清淨的空氣與水源或甚至具有碳儲存的功能。但泥炭 地無庸置疑是世界儲碳冠軍。

泥炭地通常潮濕而泥濘,任何死去的生物都得經過長時間才能腐化分解。植物從大氣中擷取到的碳,就如此無期限的被儲放在 死去或是仍活著的細胞組織裡。但只要該生態系統受到侵擾或改變,原先儲存的碳就會被釋放。

2000至2012年間,廖內省的泥炭地一直受到137 間跨國企業與2間上市公司的大規模侵擾。廖內省天然林的覆蓋面積從1990年的63%,到了2012年已遽降至22%。

至於為何土壤貧瘠的泥炭地 近幾年在廖內省仍持續遭到開發,Ramdani解釋:「因為種植油棕需耗費大量水分,且泥炭地通常平坦有利灌溉。」

支持環境永續的油棕 有賴消費者集體行動

1990年代曾因森林轉作造成6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量今昔對照不減反增,也間接顯示廖內省的泥炭地受到棕櫚公司的大量 開發。但令人更為疑惑的是,企業所說的永續發展究竟何在?研究者表示:「泥炭地因通常不受政府停發開發執照的保護,因此被財團視為開發的首選,甚至爭相取 討,只為了在取得土地後進行油棕轉作。」Ramdani說:「棕櫚公司無節制的欲望與政府管理的無作為,是加速泥炭地與雨林崩壞的最大關鍵,想要降低溫室 氣體排放量,唯有將油棕種植朝向環境永續且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向著手。」

不過事情在最近透出了一絲曙光,如可持續棕櫚油圓桌會議 (Roundtable ofSustainable Palm Oil 簡稱RSPO)正打算提高產品標準,兩間棕櫚油巨擎豐益國際(Wilmar)與金光農業資源(Golden Agri-Resources)近來也承諾會避免將泥炭地轉作油棕櫚。但唯有消費者願意支持對環境永續的棕櫚油,才可能讓廖內省的泥炭地繼續儲碳,並提供 野生動物棲息的居所。

【參考資料】

- Mongabay.com(2014年2月5日),Peatland plantations drive steep GHG emissions in Indonesia's Riau Provin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