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日本“心神”驗證機曝光,引發一波媒體強烈關注的時候,日前在我國西南某飛機製造廠,新的一架殲-20已經出現在跑道上,即將首飛。從“2012”這個機號判斷,這又是一架試飛用的原型機。
由於該機外形特徵與2011號原型機相差無幾,可以判斷兩機技術狀態基本相同,似乎很難從技術上對殲-20又有哪些進步做出分析。殊不知,2012號原型機出現這一事件本身就是殲-20專案取得重大進展的標誌。
眾所周知, 2001號原型機首飛於2011年1月11日。一年多後,在諸多外觀細節上有所變化,並裝備了多項電子設備的2002號原型機方才出現。而在氣動細節上變化較大的2011號原型機更是在2002號原型機出現後兩年才亮相的。
而在今年3月2011號首飛後僅僅四個月,2012號原型機就即將試飛,這說明殲-20的技術狀態趨於穩定,已經可以組織穩定的小批量生產。在不久的 將來,將有多架殲-20同時進行試飛,分別對飛行包線、飛控系統、隱身性能、航電設備和武器裝備等不同子系統進行測試。這種做法在殲-15的研製中已被證 明是有效的,為了加快研製進度,當時就投入了至少6架殲-15原型機組織定型測試,最終保證殲-15能夠按時研製成功服役。相信在多架原型機投入試飛後, 殲-20的研製裝備進度也將進一步加快。
以殲-15為參照,殲-15的551號原型機首飛於2009年8月,而最後一架原型機556號則在2011年4月投入試飛。經過兩年多的密集試 飛,2013年下半年,數架01批殲-15終於塗上了標準的服役塗裝準備交付部隊。作為第三代重型艦載戰鬥機,殲-15的試飛工作、尤其是艦載機-航母匹 配試飛已經足夠複雜,但是和技術含量之高前所未有的殲-20相比仍有差距。即使考慮到殲-20可能存在使用過渡發動機的所謂“A狀態”,從難從嚴估計,殲 -20“A狀態”定型所用時間也將和殲-15定型時間大體相當。
這樣一來,如果能在2014年一年裡交付3-4架殲-20試飛(目前已有兩架交付,另據消息,2013號原型機也即將露面),那麼到2017年左右, 殲-20“A狀態”投入小批量生產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這也和殲-20亮相前,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在2009年公開提到的“四代機將在八到十年後服役”相 符。這種符合說明,首飛三年多以來,殲-20的試飛工作是很成功、很扎實、達到了預期目標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