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1/30 23:57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哥本哈根會議即將舉辦,台灣環保聯盟前任會長、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及現任會長王俊秀將出席觀察,30日環盟舉辦行前記者會,說明觀察重點,呼籲台灣調整減碳時程。


徐光蓉表示,氣候變遷是不爭的現實,人類可能減緩變化,但必須建立在主要排放國能同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條件上。她整理目前京都議定書附件一的工業國家承諾排放量,整體數字僅比1990年減少12%至19%,遠比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建議的25%至40%來得低。


「許多科學證據顯示,京都議定書的目標與穩定氣候相差太遠,減量目標與時程需要擴大與加速。」徐光蓉憂心地說,一旦氣溫增高,對海島國家將有重大影響,南太平洋為主的海島聯盟主張減量比例應達45%以上。


但目前工業國不願承諾更多,因為已開發國增加量快卻沒有減量;目前溫室氣體增量前20名中,有8名是開發中國家,包括中國、印度、韓國等。徐光蓉指出,中國日前表示要降低碳的密集度達40%至45%,但時程過於遙遠。目前中國、印度、巴西、南非更進一步協議,表示哥本哈根會議中若工業國要它們減量,將退席抗議。


徐光蓉說,其實工業國擁有許多減量技術,但以美國為例,因覺得是創意基礎而不願放手,使得轉移技術有困難;此外,若各國有心減量,每年至少要花4千億美元,就算適應也要花750億至1千億美元,這將是哥本哈根會議的討論重點。


對於哥本哈根會議可能產生的影響,徐光蓉認為對實際減量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或是產生結果卻難以落實、淪於各國各自表述。她認為除非哥本哈根會議結論可取代京都議定書,或京都議定書部分修正加上哥本哈根的結論,才可能邁向落實減碳的目標。


不論哪一種情況,台灣作為深受暖化影響的海島,在工業國與開發中國家的拉扯下,目前的減量政策與目標都太寬鬆。徐光蓉指出,政府希望2025年回到2000年的水準,但他們覺得2020要回到1990年,而且2012就可回到2000。


環保團體表示,台灣不斷開發耗能污染產業是無法減碳的原因,徐光蓉更直言,政府總把重大污染耗能開發當成「救經濟」的妙招,「但現在台灣人的薪資水準都回到1997年了,能源也該倒退!」呼籲政府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才是減碳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