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160657iedv0kk0ospwkzq5  

有可能是解放軍空軍殲-16殲擊轟炸機的圖片,注意它的雙前輪和FWS-10發動機

近日,網上出現了可能是解放軍殲-16殲擊轟炸機服役的圖片,它表明解放軍空軍多用途作戰能力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16曾經被視解放軍空軍轉型的關鍵裝備,是解放軍空軍由國土防空和攻防兼備轉變的骨幹裝備之一,它的列裝表明解放軍空軍的戰略轉型進入了加速階段。


我們知道傳統作戰飛機用途比較單一,戰鬥機就是戰鬥機、轟炸機就是轟炸機,這樣想完成作戰任務,就需要配備不同類型的作戰飛機,從而讓空軍的規模擴大,帶來沈重的經費負擔,所以很早就出現了多用途戰鬥機的概念,如著名的F-4系列戰鬥機,但是受到早期航空電子系統、機載武器性能的限制,早期多用途作戰飛機並不成功,所以三代戰鬥機重新回到單位空中優勢戰鬥機的概念之中。


進入90年代隨著技術的發展,航空電子系統的自動化、多用途等能力得到明顯的增加,機載精確制導武器更加體積和重量普遍降低,這樣就爲多用途作戰飛機的重新出山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冷戰之後,各國普遍削減國防經費,空軍規模受到壓縮,主觀上也需要讓現有的空軍作戰部隊擔負更多的作戰任務,現代作戰飛機一個發展趨勢就是增加多用途作戰能力,因此我們看到現在國際市場上F-15K/SG、蘇-30MKI/MK2這樣的大型雙座多用途作戰飛機大行其道。

海灣戰爭之後,解放軍空軍開始了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轉型,對於多用途作戰飛機的要求開始增加,需要指出的是當年解放軍引進蘇-27系列的時候,俄羅斯就曾經極力推薦蘇-30系列,解放軍空軍經過評估後認爲,蘇-30系列還在完善之中,俄羅斯此舉顯然讓解放軍分擔研製經費,不利於實現空軍要求在90年代實現三代作戰飛機批量生産的要求,所以最終還是引進了蘇-27SK飛機,不過當時蘇-30較高的戰術技術指標還是得到了空軍的強烈關注,從而促成了空軍後來引進蘇-30MKK

從空軍轉型的角度來講,蘇-30MKK顯然是一種非常適合的作戰飛機,它航程遠、攻擊能力強,因此空軍當時有想打贏,買30”的說法,不過蘇-30MKK當時也在完善之中,它的航空電子系統、機載武器的戰術技術指標還需要完善,如它使用的NO01VE雷達只是NO01的改進型,比F-15SG使用的AESA顯然有較大的差距,它的精確制導武器也比較落後,多爲電視、鐳射制導武器,也沒有西方戰鬥機已經開始使用的隱身防區外攻擊系統、衛星制導武器、成像制導武器等。還有就是這樣的遠端攻擊機也是比較敏感的作戰飛機,解放軍空軍也不想在這樣關鍵機型上依賴進口,所以決定利用國內有關單位的技術成果,參照國外同類飛機,自行研製殲-16殲擊轟炸機,這要這樣解放軍在進口了100架蘇-30MKK/MK2之後,停止了進口,而有消息說俄羅斯方面一直認爲我國會繼續進口蘇-30MKK系列,甚至提前完成一些飛機部件的生産,在解放軍空軍停止進口之後,這批飛機最後交付給了俄羅斯空軍,編號蘇-30M2.


從相關圖片來看,殲-16應該和蘇-30MKK一樣,在機翼下面增加了一個挂架,從而負責重型對地攻擊武器,蘇-27系列機腹挂架位於兩個進氣道之間,限制空地武器的體積和尺寸,不利於挂載JASSM這樣外形不規則的武器,這個機翼也出現在殲-15和殲-11D上面,這樣殲-16就可以配備國產隱身防區外攻擊系統、重磅鑽地鐳射制導炸彈等,相應的需要對機翼、機身的相關部位進行加強,另外殲-16也在座艙左側增加了空中加油系統,爲此IRST右移,這也和蘇-30MKK一樣,以提高飛機的航程和留空時間。

航空電子系統方,-16取消了空束管,相信和殲-10C、殲-11D一樣,加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遠、功能強,尤其利用多波束能力可以同時實現空空/空地模式,例如在地形跟蹤飛行的時候,仍舊保持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超視距空對空導彈方面可能會採用配備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PL-12改進型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從而有效的增強了飛機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完全可以對抗配備最新配備的陣風F3戰鬥機,也就是印度空軍採購的版本,配備有源相控陣加流星空對空導彈,

近距空戰武器方面,殲-16採用了新型翼尖挂架,說明它可能配備國產PL-10紅外成像空對空導彈,配合國產頭盔顯示/瞄準系統,具備更大角度的離軸攻擊能力,目前第四代紅外成像格鬥空對空導彈在解放軍周邊國家和地區擴散非常明顯,所以PL-10的配備提高殲-16與這些作戰飛機的進行近距格鬥的能力。

電子戰武器方面,殲-16機載綜合電子戰系統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增加了拖曳式誘餌,從各國機載電子戰系統的發展來看,增加拖曳式誘餌是一個趨勢,尤其是在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對空導彈日益普及的今天,殲-16配備拖曳式誘餌提高它在超視距空戰之中的生存能力。


從相關圖片來看,殲-16配備的應該是FWS-10渦扇發動機,從近期報道來看,國產FWS-10渦扇發動機新改型已經研製成功,它的性能優於AL-31F,例如採用了FADEC系統,不過它的加力推力應該還在12-13噸之間,而殲-16的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肯定要比殲-11系列要大的多,蘇-30MKK據說擁有蘇-27系列最大的起飛重量,所以可能還需要將FWS-10的加力推力提高到14噸才能更加充分的發揮殲-16的戰術技術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