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天下 / 文.方常均、蔡黛華
圖為瑞士的素食超市。圖擷自推特
近年天災發生頻率大增,為挽救全球暖化效應,瑞士社會正積極思考如何從食衣住行減緩暖化的速度。
「食」是日常大事,每天吃進嘴裡的飯菜也必須考量節能減碳之道,製造素食產品的碳排放量比肉類相對小,素食風便順著減碳潮流盛行了起來。
據瑞士素食協會統計,瑞士約5%的人吃全素,有意識少食肉的人和吃鍋邊素的人也占24%。
素食潮流的另一個因素,瑞士教育裡長期推動的愛護動物、友善萬物的觀念。
瑞士的高收入與高物價全球皆知,一包生菜沙拉也比鄰國貴上三倍,使瑞士人消費時更注重品質。瑞士的食品管制法與動物畜牧規範標準高於歐盟,友善動物的農場管理,亦是瑞士農業的長期規範和人民共識。
茹素者的學歷也偏高,可見知識帶來憂患意識,凸顯現代瑞士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瑞士-友善動物-SDGs-素食-動物保護瑞士教育培育出拒絕虐待動物的世代,消費者不會買單劣質和有道德疑慮的動物性商品。
無獨有偶,全球知名的瑞士名廚胡姆(Daniel Humm)也在美國紐約發起飲食革命,他獲選為全球首家米其林三星素食餐廳,一度是國際餐飲界的頭條。
許多同行都認為此舉過於大膽,然而他認為: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今日的豪華美食也必須重新定義,捨棄肉、魚、奶和蛋是一步,不再消費長途跋涉的進口食材也是重點。
趨勢一:亞洲豆腐產品進入瑞士超市
豆類製品在素食風之中,透過超市通路,已經悄悄進入歐洲家庭飲食。
瑞士本土超市紛赴中國學習豆腐技術,再加上歐盟進口黃豆食品也多,近年超市豆腐的選擇漸多,打開了保守的瑞士飲食習慣。
符合健康和食品安全、走有機路線的豆腐產品也順勢成長,成為瑞士生活的常態食品。除了原味板豆腐,歐洲人喜歡的口感,如煙燻、羅勒、咖喱等口味,也是各家超市的常態商品。
歐洲各國都有知名的炸肉排料理,現在超市也推出了炸豆腐排,酥炸豆腐排或香料起司豆腐排在一般通路也常見。
在瑞士,下班後或週末小酌,時常有小食搭配,豆腐也成了素食者的新選擇。此外,由黃豆代替牛奶而製成的優格,原先只在有機超市盛行,這兩年一般超市通路也出現了平價商品。
瑞士-超市-豆腐-素食-低碳飲食-SDGs瑞士超市通路中的豆腐選擇越來越多。
趨勢二:素食業者在地生產,回應減碳潮流
外型、口感都酷似肉的素雞腿排。圖片來源:Vetzgerei Facebook
在地、減碳、傳統手做,是今日瑞士行銷學的三大關鍵,一家生產素肉產品與豆腐製品給餐廳當原物料的新創公司「素肉舖」(Vetzgerei),便在這氣氛下,打進了餐廳供應鏈。
創辦人Nathalie Danko看準未來瑞士素食產品上升的趨勢,決心投入素肉生產;目前產品種類不多,但都各具特色:素雞腿、漢堡素肉排,有甜菜頭、毛豆及超乎想像等三款口味;另兩樣豆腐產品分別是夏季蘿勒豆腐跟夏季檸檬豆腐。
有別於亞洲調味方式的素肉頗受歡迎,在瑞士市場供不應求。
除了標榜全植物栽植,「素肉舖」也研發與肉類產品類似的蛋白質成份,讓外型不只看起來像肉,連吃起來的口感也十分接近,以提高吃肉族群對素食的接受度,未來將持續開發更多不同口味的產品。
友善萬物,重視食物品質與健康的關係,也是小農與小公司在瑞士立足的關鍵。
Nathalie Danko說,小公司的競爭力當然不敵跨國食品公司和大型通路,「我們感謝瑞士教育已經培育出拒絕虐待動物的世代,劣質和有道德疑慮的動物性商品,消費者不會買單。」
外型、口感都酷似肉的漢堡。圖片來源:Vetzgerei Facebook
趨勢三:吃多少夾多少的素食連鎖餐廳受歡迎
素食市場成長,瑞士也開始出現素食連鎖餐廳,其中最有名的是Tibits。店名是由英文字「Tidbit」而衍生出來,字面意義是「小片珍饈,一小口美食」的意思,強調美食、健康、不過量的飲食方式。
另一家素食連鎖名店Hiltl,成立於1898年,也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全球第一家且長久經營的素食餐廳,始祖級地位屹立不搖,見證今日瑞士各大城如雨後春筍的素食餐廳。
這兩家素食業界龍頭,使茹素成為時尚潮流,並都以自助餐的型態經營。顧客自己決定食量,夾多少就吃多少,減少浪費食物,到飽就好,不必吃到撐。
「全文轉載自未來城市(減碳愛動物!瑞士高學歷者改茹素 素肉、豆腐攻佔超市),欲了解更多智慧科技,請上未來城市官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1484/5863976?fbclid=IwAR2h7jMuDteYQ6KlI00THpDaNTdy1ZtaF2BAqPIKPXGXAwp3wZK3SpAQCMc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