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3

 

一、導語
筆者1947年在武漢讀小學,每天必經陳懷民路。父親說,在1938年保衛大武漢的空戰中,年輕的飛行員陳懷民飛機著火,機槍炮彈打完,乃駕機撞向日寇飛機,與之同歸於盡。英勇無畏事蹟為武漢民眾親睹共仰,遂將這條馬路(屬原日本租界區)冠以英烈之名。從此激發我閱讀航空書刊較多,90年代曾撰有文章在《航空史研究》發表,並當選中國航空史研究會理事,點滴成果還蒙九十歲的姜長英教授在其巨著《中國航空史》中提及。下面的正文,則是介紹20世紀前期被譽為女飛行家的兩位湘籍女傑,內中有些文字和圖片似未見別的文章引載過。附帶補說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中的湘女。

二、中國最早乘飛機上天的姑娘張俠魂及其家世
不少讀者可能知道,宋慶齡在1923年,曾坐上由廣東航空署長黃光銳駕駛、由楊仙逸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架雙座偵察機,飛上廣州天空,於是被當時各報刊爭相報導。其實,更早的1916年,一位潑辣的湘妹子,已經在京畿地區的南苑機場閃亮騰空了。她,就是迄今被各媒體和史料公認的中國第一位乘飛機上天的女性張振亞(1890—1938),字俠魂,畢業於上海女校,秀外慧中,意氣風發,其時正執教於上海神州女學。(左圖)

轉載: 話說早年的湖南籍“女飛行家”
張俠魂之弟張元祜(1893--1956)中將,字叔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科、北京陸軍大學第六期畢業。19497月任第1兵團中將高參,8月在長沙隨程潛、陳明仁起義。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與咱們文史館有很親密的關係。
張俠魂的夫君是原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1920年他(她)倆喜結連理,月下老人竟是其二姊張昭漢(1883—1965,字漱芳,號涵秋,別署默君,筆名大雄),中國近代婦女解放的先進,同盟會的女革命家。原來,民國初年已功成名就的張默君,1918年自費前往美國留學,以老大姐身份當選紐約中國留學生總會的主席。她在社會活動中趁機為妹妹擇婿,到波士頓城相中了年少美才、老成持重的研究生竺藕舫,促成了這樁婚事。真所謂萬里姻緣一線牽,海內外多年傳為美談。
張俠魂的祖父海英公,湘鄉景慶鄉人,積有軍功,同治年間任浙江嚴州知府。父親張通典(1859-1915),字伯純,清光緒年間曾先後入曾國荃、張之洞、劉坤一幕,維新變法時為陳寶箴辦實業,與譚嗣同、陳立三、梁啟超等人倡南學會,辦時務學堂。1900年參加唐才常在上海張園主持的國會,決定在湘、鄂、皖數處起義。190512月加入同盟會,遭端方、張鳴歧等大吏忌憚、通緝,以致全家屢瀕於危,也就陶鎔鑄煉了兒女們的膽識。1911年春參加廣州起義,起著準備、策應、掩護等作用。在辛亥革命時,張通典和張默君、張元祜策動江蘇巡撫程德全脫離清朝,宣佈獨立。辛亥革命後,張通典任內務司長、臨時大總統府秘書。張俠魂的母親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詩詞歌賦,有海內女師之稱(譚延闓語)。二姐張默君到1925年才嫁予黃埔軍校政治部代主任、後任國民政府立法院代理院長的邵元沖,張默君自己也是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三姐張宏楚(1888—1938),字淑嘉,夫蔣作賓曾任內政部部長、參謀次長,陸軍上將。

三、張俠魂巡空時的驚險場面
原來,1916年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方酣,雙方都發現儘管飛機發明雖不過十來年,而用於偵察、投彈、掃射,乃至相互空戰卻大有成效,於是不惜血本製造飛機,組織空軍。中國軍方見勢迅速跟進,也開始購買軍機,開辦航校,培訓空軍。在北京南苑開設的航空學校和機場,就是最早的一所。9月間,俠魂女士來京省姐,且謀發展上海的那所神州女學,爭取京中達官貴人富商大賈的支持。即居於蔣宅。不久,南苑航空學校進行飛機表演,對社會開放。參謀總長王士珍、次長蔣作賓以職務上之關係,蒞會校閱。蔣夫人張宏楚乃偕俠魂女士來校參觀。
她們與眾多軍民只聽到馬達的轟鳴聲,螺旋槳卷起的風濤聲,接著是單機、雙機銀燕滑跑升空,上沖雲霄,下撲樹梢,左右翻騰,好不快活。心動不如行動,說時遲那時快,張俠魂竟請求航空學校校長秦國鏞允許她也乘飛機翱翔。這時天氣突變,秦校長以風勢甚大力阻不可。以下三段文字,是在場記者用文言文所作的記錄和評論:
秦校長問道:女士何必冒險如此?俠魂女士慷慨言曰:中國人缺乏冒險性,男界然,女界尤甚,幾為萬國所承認,今日欣逢貴校演試飛機,無論各技士駕駛之術精敏,萬不至有何等危險。脫有不測,吾一弱女子以飛行而傷、而死,亦可為中國女子飛行家開一新紀元,女子冒險歷史中放一新曙光,吾國航空歷史上留數行紀念文字!其意甚決,敢冒昧以請!秦校長感其言,且深致欽歎,遂可其請。於是乃令某外籍女士為之更飛行之衣,遂與姚技士乘機飛升。(右圖是升空前照片,張俠魂跨入前座站立,正好在機翼之下,後座為姚技士,近景有軍士背影)

轉載: 話說早年的湖南籍“女飛行家”
爾時萬人仰首爭鼓掌揚巾以壯行色。參觀之諸女士歡迎之熱度更烈,女士則含笑端坐機上,一鼓直上,沒入雲際,繞行南苑數回。詎知天意果欲造成女士冒險之歷史。忽起疾風從半空中猛撲飛機,軣然一聲,飛機中之(發)動機驟中斷,姚技士失其控制力於是此飛機乃陡然下墜,將落屋巔。姚技士心靈手敏,欲減少危險之程度,乃盡力撥轉機輪(方向盤),使其斜駛折下,墜於泥坑之中。姚受微傷,女士則昏然伏地,奄奄一息矣。時中、西醫士亟趨前檢視傷狀,用刀剪去外衣,知左腿折斷,口齒咬碎,肚腹微腫,鼻口流血。當舁至附近鐵路醫院。將左腿傷處用機械分開,皮肉以銀絲纏住,骨節敷藥、封皮用絲縫妥。經過一小時之久,而女士則毅然忍痛受醫,不稍作兒女啼哭態。鳴乎,壯矣!尤有一語堪為我女界告慰者,則醫士雲:一月後我俠魂女士即可痊癒,步履如常也。噫,是殆天故欲試俠魂之膽,而施此小小之挫折乎?
鳴乎!我知張女士經此一度挫折後,膽必愈壯,冒險之心必更蓬勃。我又願同胞姐妹聞風與起,易昔之柔弱之性為剛強之質,洗昔之雌伏觀念為雄飛思想。則今日僅有張俠魂之乘飛機而上升,他日必有千萬之張俠魂自駕飛機而上駛也。鳴乎!他日中國果有女飛行家之產出,我敢謂皆受張俠魂之感動所致也。

四、鑒湖女俠的女兒小俠王燦芝
湖南第一位到國外學習飛行,回國又在航空部門任過公職的女傑,非秋瑾的女兒王燦芝(1901-1967)莫屬(見下圖)。秋瑾被父親許配給湖南湘潭(今屬株洲)的鉅賈王家子王廷鈞,他後來上京捐了個主事,秋瑾隨往,迎上世紀之交維新-新政的改良風潮和西學東漸的民主氣息。遂與守舊的婆家母子決裂,毅然東渡日本求學,參加同盟會、光復會。回國圖謀武裝起義,事泄,1907年在紹興壯烈犧牲。這些史實眾所周知。

轉載: 話說早年的湖南籍“女飛行家”
秋瑾出國時小燦芝還只兩歲多,記憶中對母親毫無印象。1908年又遭喪父之痛,孤苦伶仃的她,自幼在王家飽受祖母的冷遇和虐待,激起強烈的反抗封建意識。因曾祖父是曾國藩的表兄弟,她又被安排與曾氏家族後代結了娃娃親,送到長沙進入藝芳女校。校長曾寶蓀(曾國藩的曾孫女,基督徒,留學英國)對她管得很嚴,連往來書信都要受檢查。她15歲時背著祖母,拜王大老倌為師學習武藝,立志要找謀害母親的劊子手報仇。她後來回憶:我從小就羡慕俠客那一流人物。我覺得學精了武藝,專為人間抱不平,把那般貪污橫暴的人殺一個乾淨,這是一件多麼痛快的事!因此,有一個時期,我曾自題一個號叫小俠祖母去世,由唯一的親兄當家,對她也毫無骨肉之情,經濟上極盡打壓之能事。為了逃出羅網,她設法從帳房支取幾百元,隻身東下武漢、南京、上海,途中被騙,在上海饑寒交迫,家裡也不寄錢來,更加鍛煉了她頑強堅韌的性格。
1927年王燦芝考入大夏大學教育科行政系,恰值母親摯友徐寄塵讓她接任其上海競雄女學(競雄是秋瑾的字,學校為紀念她而辦)校長,其時學校經濟已十分困難,就央求邵元沖寫介紹信找國民政府大佬募捐解決問題。因邵妻張默君與秋瑾、何香凝等人都是同盟會女會員,1906年秋瑾在上海製造炸彈時,張默君為之籌措經費。
王燦芝想起母親的遺詩:壯士思投筆,閨人欲負戈,”“萬里乘風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終夜無法安枕, 1928年執意赴美留學,在紐約大學航空專科學習飛機製造和航空學兩年。憑著堅強毅力和體力,系統學習了飛機工程、航空教育、駕駛學、氣象學、機械設備、無線電等課程。1930年畢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從國外學成回國的女飛行員,被美國航空界譽為東方女飛將

轉載: 話說早年的湖南籍“女飛行家”
(上圖為飛機排列於停機草坪上。那時飛機的前機翼有上下兩層,尾翼也很寬)

19305月王燦芝到國民政府航空署教育科任職,薪金不高,尚待成家,又賴邵元沖幫助,得以晉升一級。不久調入軍政部所轄筧橋航空學校任教官,講授飛機作戰術。1932年與廣東人黃公柱(黃公石?)結婚。黃公柱曾留學法國,任過漢陽兵工廠廠長。1935年王燦芝生了獨女王焱華,便相夫教女,飛行事業嘎然終止。幾年後黃公柱去世。

五、尾聲
王燦芝嘗大聲疾呼:“慨內訌不息,外侮頻侵,列強爭霸於空中,恣威權於海外,惟望吾儕奮勇直追,當仁不讓,雪神州之恥,而慰先總理暨先烈在天之靈,則幸甚矣!可是歲月不饒人,中年女性駕機作戰已力不從心,人們不應苛責女飛行家未能堅持久遠。1951年王燦芝得到周恩來總理批准,移居香港。兩年後去臺灣(張默君也去了臺灣),撰寫《秋瑾革命傳》(英譯名《偉大的犧牲》)出版,署名秋燦芝。1967年以腦溢血去世。王焱華留在上海,高中畢業後當了小學教師,其丈夫教美術,他們生有兩子一女。
張俠魂本來婚姻美滿,支持竺可楨擔當校長重任。1937年由於日寇入侵,浙江大學西遷。1938年暑假學校在江西泰和再擬遷往廣西宜城,竺可楨僕僕風塵往返張羅,7月下旬幼子竺衡、張俠魂相繼患痢疾,也沒能陪伴在側。半月之內,竺可楨接連失子喪妻,痛苦異常,寫下《挽俠魂》等詩多首。如步陸游《沈園》詩原韻吟成的悼亡詩: 
  生別可哀死更哀,何堪鳳去只留台。西風蕭瑟湘江渡,昔日雙飛今獨來。
   結髮相從二十年,澄江話別意纏綿。豈知一病竟難起,客舍夢回又泫然。 
1946年,他們的大女兒竺梅投奔解放區,1948年在華北病逝,沒能看到全國解放。
1958年,他們的大兒子竺津被劃為右派分子,1961年病逝於勞改農場。
總的看來,張俠魂和王燦芝,都是湘軍將門之後,辛亥革命的熱血女青年或遺孤(女)。天賦予她們強烈的豪俠氣質,思想、言論、行動無不開湖湘女界風氣之先,敢於乘長風破萬里浪。但時乖命舛,天厄女英,未能盡展長才,常令今人太息。

六、補白
1952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女飛行員共55人,在北京西郊機場駕駛6架運輸機飛上天空,接受朱德總司令檢閱。後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党和國家領導人也親切接見了她們。這14位女飛機駕駛員(其餘是空中領航員、無線電員、機械師等)中竟有3位湘妹子,幾乎占了1/4。真乃世上新人超舊人。她們是:

轉載: 話說早年的湖南籍“女飛行家”
周映芝(1931-2009),湘潭人,原是含光女子中學(長沙市13中)的學生會主席,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她放棄燕京大學錄取通知,毅然報名參軍。她是女飛行學員的排頭兵,第一個放單飛,可惜於1954年停飛、轉業。
周真明(1931-1984),寧鄉人,高中生,父親是曾留學法國的鐵路工程師。她1950年底在衡陽入伍, 1958年轉業到中國科技大學。
萬婉玲(1931-2006),衡陽人,高中生, 1951年初入伍, 1963年停飛,1975年轉業到湖南化工機械廠。


這次神九飛船的女太空人是河南林州的劉洋(山東煙臺的王亞平候補),湘女們可得努力了。亞洲最早的女太空人是日本的向井千秋(1952-)和韓國的李素妍(1980-),分別搭乘美國太空梭(19941998)和俄國飛船(2008)到國際空間站,這不能與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神舟-天宮系統比。韓國李素妍在空間艙內就碰得臉青腳腫,返回地面時又嚴重撞傷被緊急送入醫院(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著陸時也撞破了臉)。這樣看來,張俠魂未經過任何訓練,碰上發動機停轉飛機失控大事故,出點洋相真是難以避免了。
(作者系本館館員)

 

 

出處:

http://www.changsha0731.cn/wssy/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id=2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