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9 文:suiis編輯部】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又稱為虛擬水(Virtual water),在1993年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約翰·安東尼·艾倫教授(Professor John Anthony Allan from King's College London)提出。其概念來自於一般民眾較為熟知的「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碳足跡是指因人類的行為或生產而製造的二氧化碳量,因此,水足跡是代表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用水量。其創造概念在於讓消費者暸解「水」在生產線中的重要性及消耗量,讓「水」以為成本的概念融入民眾的生活,使消費者做好水資源的管理。
水足跡代表某一個特定商品在製造過程中消耗地球水資源的程度,舉例而言,我們每喝下一杯咖啡,背後從種植、採收、加工、包裝和運輸等步驟就消耗了 140公升的水。一個漢堡的水足跡為 2,400 公升,一件棉質襯衫則達 2,500~2,900 公升。與碳足跡ㄧ樣,水足跡越小代表此產品對水資源的消耗越低。因此,在商品上標明水足跡,可提供綠色消費者購買時選購較為環保的產品。
荷蘭教授(Arjen Hoekstra) 指出,每一公斤牛肉的水足跡高達15000公升、豬肉則是6000公升,「眼前的牛肉,不只是一塊牛肉而已」;估算肉食所產生的水足跡,將近是蔬食的兩倍。
水足跡的計算,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別是綠色水足跡(Green water footprint)、藍色水足跡(Blue water footprint)、及灰色水足跡(Gray water footprint)。其中,綠色水足跡代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散量,藍色水足跡則代表消耗的地表水或地下淡水量,灰色水足跡則指稀釋生產中製造污染 至標準水質所需要的用水量。三者加總即為水足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