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6  

Photo: Internet

 

 中國殲16新原型機首飛 可能已小量生產

2014年02月23日10:35

脫 胎自俄製「蘇27」的中國國產「殲16」戰鬥轟炸機,近日又有一架新的原型機試飛。據悉,這架原型機,取消了機頭空速管,淺灰色雷達罩顯示已換裝先進的相 控陣(AESA)雷達,而其機身1612的編號及進氣道0102的編號則說明,其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或已試裝航空兵部隊。

中國《環球 網》報導,殲16由殲11系列戰機發展而來,由瀋陽飛機設計所研製。由於此前的殲-11BS雙座戰鬥機外掛架數量和掛載能力偏低,主要用於對空作戰,因而 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有限。殲16戰鬥轟炸機則在保持自身優異的空戰性能的同時,還可以掛載重型攻擊型武器執行更加廣泛的空中打擊任務。

另外,殲16採用了一定的隱身技術,具備典型的「三代半」戰機特性,綜合作戰性能比國內現役的蘇-30MKK有顯著提升。(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殲16」新原型機試飛。 翻攝《環球網》

 @@@@@@@@@@@@@@@@@@@@@@@@@@@@@@@@@@@@@@@@@@@@

 16向四代機靠齊航電高度智慧化

 

從2012年國產殲16戰鬥轟炸機曝光以來,關於它的爭議就一直持續不斷,僅有的幾張公開照片讓很多關注中國軍事的人們一度認爲它只不過是國產殲11B戰 鬥機的某種改進型號,這種判斷來自於殲16和殲11系列幾乎沒有明顯區別的外形。去年底,當世界著名的航空專業雜誌《國際飛行》公佈的2013至2014 年度世界空中力量發展報告中,把殲16和殲10B放在一起,分別排入2014年度世界戰鬥機性能綜合排行榜的第八名和第九名時,則是引來的更多的疑惑和不 解:其貌不揚的殲16到底爲什麽獲得如此高的讚譽?

而所有的“誤判”將隨著最新批次殲16的出現而開始煙消雲散,這架編號爲1612的殲16顯然才是殲16的量産版本,同時新型雷達的裝備讓殲16和其他殲11系列的外形識別變得不再那麽困難。

配備先進航電系統的殲16躋身國際先進戰機行列

衆所周知,有源相控陣技術可以極大地擴展雷達的功能和提高雷達的性能, 21世紀美國的戰鬥機雷達、預警與監視飛機的雷達都應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事實上,除了F22和F35等新一代戰機都毫無例外地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外,美國 對第三代現役戰鬥機、轟炸機、預警和監視飛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改進都已列入計劃,並已經開始逐步實施。而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相關資料早已公佈, 隨著中國第四代戰機殲20和殲31的出現以及試飛,國產戰機逐步開始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這次曝光的1612號殲16和早前的1601 號殲16原型機相比,它採用了殲20和殲31一樣的淺灰色雷達罩塗裝,並取消了機頭空速管,說明殲16作爲最新研發的一款國產戰鬥轟炸機,已經裝備了有源 相控陣雷達。同時,在機體外形上,除了取消機頭空速管外,殲16還取消了殲11系列最常見的機背天線和進氣道側面天線,整個機體顯得異常光滑,這表明其采 用了高度綜合和智慧化的航電系統,將極大簡化飛行員的各種操作任務。而殲16和殲31一樣都出自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我們有理由相信殲16在“裏子”上會 更趨向於第四代戰鬥機的標準,可謂一款標準的三代半戰機。從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保持了蘇27/殲11系列優異的氣動外形外,殲16可謂是一款脫胎 換骨的現代化戰機,這也是爲什麽國外媒體會對殲16的評價如此之高的原因。

殲16有效提高中國空中力量的縱深打擊能力

而從外形上來看,與殲16最像的莫過於國產殲11BS戰鬥機,但殲11BS儘管也擁有10個挂架,最大外挂能力可以達到6噸左右,但殲11BS近半的挂架 只能挂載近距空對空導彈一類的武器,無法挂載較重的攻擊型武器,所以如果要執行遠端精確打擊任務的話,殲11BS還是會顯得有所力不從心。從殲16採用了雙 前輪來看,它對載重的需求顯然有進一步的提升,基本可以判定它的最大起飛重量會比殲11BS有所增加,從而更加符合作爲一款戰鬥轟炸機的標準。在2012 年的珠海航展上,國產精確打擊武器的大面積展出甚至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而剛剛去過的2013年,從鷹擊12和鷹擊100等大型空射武器的曝光來 看,這些武器對載機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對鷹擊12來說,大家熟悉的“飛豹”戰鬥轟炸機甚至需要進行專門的改進型號(JH-7B)才能挂載,而引進的蘇 30MKK/MK2戰鬥轟炸機由於技術限制,無法使用國產武器,所以對於中國航空兵來說,儘量統一空基戰術打擊武器的挂載平臺已經成爲一種當務之急,而在 目前的國內先進的重型戰機平臺上,殲16這樣的型號無疑是首選。另外一個重要之處就是發展自蘇27的國產殲11系列戰機及其相關發展型號都有著非常優異的 機動能力,對於源自這一平臺的殲16戰鬥轟炸機而言,這一點也顯得尤爲重要,因爲這種優勢將使戰鬥轟炸機保持著極強的自衛能力——甚至在關鍵時候可以把殲 16作爲空優型戰機使用。這種多功能性,在引進的蘇30MKK/MK2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除了作爲常規的戰鬥轟炸機執行打擊任務外,還充當了假想敵部 隊,還執行了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對他國飛機的驅離任務。

最近兩年,除了殲10B和殲16這樣的三代半戰機廣受關注以外,殲20和殲31隱形戰機則吸引了絕大多數的眼球,而坊間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莫過於使用隱形戰 鬥機平臺發展各種改型,其中討論最多的莫過於隱身艦載戰鬥機和隱身戰鬥轟炸機。然而對於隱形戰鬥機來說,在挂載上則存在著“先天不足”:隱身飛機也因爲要 考慮外形隱身的原因,只能採用機載武器內置的方式以減少飛機的的雷達散射截面積(RCS),所以隱形飛機的內部空間非常有限,很難挂載中大型空對地、空對 海精確制導武器。而作爲最新研製的國產戰鬥轟炸機,殲16在載彈種類、數量上將沒有“隱形”這一限制,推測其可以挂載除戰略武器以外的所有空基發射武器。 這樣,基於強大的打擊能力,殲16可以在未來配合隱形戰鬥機對敵方防空系統的“踹門”,等對方的空中防禦被隱形機削弱以後,執行非常廣泛的“地面清掃”行 動,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國空中力量的縱深打擊能力。

中國潛在衝突方向急需殲16這樣的重型戰機

就國土遼闊的中國而言,續航時間長、雷達性能好的重型雙發戰鬥機一直是航空兵需求的重點,而在主要作戰方向,以單發輕型空優戰鬥機進行前線防空和防禦,以 重型雙發戰鬥機進行遠端突擊和護航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搭配。就目前潛在衝突的方向上來看,不管是東海防空識別區還是南海海域,日常進行巡邏任務最佳的選擇就 是重型戰鬥機。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空軍上校2013年11月30表示,中國空軍組織蘇30、殲11等主戰飛機,在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常態化空中 巡邏,加強對防空識別區內空中目標的監控,履行空軍使命任務。而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裏,大年初一中國執行帶彈升空驅逐外國軍機任務的也是兩架海軍航空兵的 蘇30戰鬥轟炸機。而最近一年多被反復炒作的引進蘇35戰鬥機的新聞也從側面反映了重型戰機對我們的意義非常重要。由這些新聞我們可以見到殲16、蘇35 這樣的重型戰機一旦進入中國海空軍服役,將非常有效的填補中國目前重型機需求的缺口。

美中不足:殲16裝備的國產發動機性能有待提高

很多觀點認爲殲16只是蘇30戰鬥轟炸機的簡單仿製型號,但從以上分析我們看到,殲16至多是定位于蘇30在中國航空兵中所處位置的一款戰鬥轟炸機,無論 是從對國產武器的相容,還是從航電系統來說,都要遠遠超過10多年前引進的蘇30戰機。不過這並不代表殲16“無懈可擊”,殲16從目前來看依然使用的是 國產“太行”發動機,關於該發動機“不太行”的傳言一直不絕於耳。如果傳言屬實,那麽殲16在性能和生産進度上將受到很大影響,不過對於必須經過長期飛行 測試才能慢慢成熟的航空發動機,筆者建議大家給予足夠的耐心。(作者:李小健)

 

 

專家:殲16戰機曝光 攻擊力強可替換殲轟-7

http://gkjlai.pixnet.net/blog/post/340827059

殲16掛載與殲20相同的新一代空對空飛彈

http://gkjlai.pixnet.net/blog/post/232059641

解放軍空軍J-16(殲16)照片流出

http://gkjlai.pixnet.net/blog/post/2320624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kjlai 的頭像
    gkjlai

    gkjlai的部落格

    gkj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